新一波“跳槽热”来袭,公务员的好日子真到头了?

新一波“跳槽热”来袭,公务员的好日子真到头了?

历年来规模最大的浙商招聘活动日前在沪举行。记者在招聘活动中了解到,不但上海高校毕业生每年去浙江打工的人数在增多,公务员加盟浙商的人数也有增无减。

现象:跳槽者多为年轻基层男性公务员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还发现,来招聘会现场了解情况、探听虚实的公务员都是些年轻、基层、男性公务员,几乎没有女性。智联招聘最新公布的一份今年人才流动分析报告显示,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零售/批发、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等行业白领跨界跳槽最活跃。其中,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行业的白领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

主因:薪酬低、发展空间狭小

小A是位年轻的公务员,原来对公务员抱有很大的期望,“刚上大学时,爸妈就对我说,公务员是个‘铁饭碗’,干好了升职处长、局长都有可能。于是,在上大三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国考’、‘沪考’,两年后如愿以偿,进入某街道公务员队伍。”小A告诉记者,但在不到两年的工作中,他愈感发展前途渺茫,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发展空间狭小,晋升机会微乎其微。

“像我这样,干到退休最多只不过是科级干部,按照目前养老退休待遇,只能领取大概5000多元的养老金。”而之所以选择加盟浙商,他认为,浙江最大的特点是老板多、民营企业多,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进一步了解后记者发现,除了希望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外,公务员薪酬低也是个主要原因。公务员小B在走了一遍招聘现场后告诉记者,目前他的月收入5000元不到,年收入不过6万元,如果跳槽浙企,或许可以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薪。

企业:同等情况优先录用公务员

招聘人员感到,浙江民企多、高新企业发展迅速,与上海地域相近、习惯相同,而上海人才济济,浙江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从某种程度上讲,更有利于人才施展拳脚。浙江工业大学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浙江高校有其优势和特点,人才进行有效地选择,可以发挥自己专长,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一些受访浙商表示,公务员眼界开阔,做事比较踏实、认真、有耐心、诚信度较高,在行政类等岗位他们会优先考虑录用公务员。

专家在分析年轻、基层、男性公务员跳槽多的原因时认为,年轻人有梦想有朝气,体现自我价值的意愿强烈,且有充沛的精力、体力,知识新。不管是要求升职还是对薪酬的要求,他们跳槽的目的都是想体现自我价值。相较女性,男性的这种愿望更强烈。

观点:不妨冷静围观

一段时间以来,公为员“离职潮”成为了媒体和舆论热议的话题,公务员离职近来屡屡成为舆论焦点,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务员离职现象是否已经构成“离职潮”,二是公务员离职后进企业是否带着公权力?实际上,公务员同样是一种职业,他可以凭借技能从政府部门跳槽到企业。离职或者继续公务员工作,都是以个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社会也可通过这种流动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就此而言,公务员离职现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不是一件坏事。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至于公众关注的焦点,无外乎在于公职人员辞职是否还带着公权力,而舆论和企业正是抓住了公务员离职后的“隐形权利”。

就现实条件来看,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确也掌握了很多人脉资源,一旦他们跳槽之后,就很可能利用其独特的“优势”,来为自己牟取利益。当然,具有人脉资源不能就一定说明离职公务员存在“期权腐败”。其实,舆论想提醒的是,离职公务员背后的“权力余热”如何监管,堵住离职公务员贪腐的漏洞。

人们对于公职人员辞职加盟浙商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有这种担心也并不是多余的。首先,有些关键部门的相关公职人员或者领导干部,其本身日常从事的就是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审批等等,一旦跃身“下海”,则难保不会将其在职期间的权力资源延伸到经济领域,或者长期利用“公职遗产”从事经营活动,这样的亦官亦商,显然与政策初衷相悖。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跳槽热”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必要过分地关注,政府部门当然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公务员离职,但前提条件是要完善相应的规则,保证政商关系的健康与稳定。如果政府部门对“权力期权”坐视不管,公务员带着人脉投向企业的怀抱,舆论大众的担心恐怕就会成为现实。

归根结底,公务员所具有的公共伦理决定了公务员任职与经商办企业无法兼容,具有排它性。所以,公务员下海一定要警惕“鱼与熊掌”兼得,相关部门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认真审查、仔细甄别加盟浙商的意图,严厉打击利用“公职遗产”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如果对公务员随意辞职或者“弃公从商”不约束或者约束不严格,只会泛之于滥,对制度的严肃性造成破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