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哲理 第50页
微信人生情感、哲理感悟等优美文章
11 儿子3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摔倒了,头上磕破了一道口子。抱他去医院缝针,他哭得撕心裂肺。 回到家中,他抓着我的手哀求道:“妈妈,我们再也不要去医院了好不好?” 我心疼不已,却也不想骗他,“乖,后天我们还要去医院,医生阿姨用药轻轻在伤口上抹一下,跟缝针不一样,只有一点点的疼。” 儿子听完嘴一瘪,又开始哭。我只好把他抱在怀里,柔声安慰着:“你哭得...
6 家长们的朋友圈真是个大宝藏,前几天刚被给未来亲家的朋友圈刷了屏,这又爆出了校长金句。 主持人孟非也忍不住在微博上转发评论称:“反正是宽慰到我了……转发的一定是给爸妈的。” 这段精彩的校长讲话内容如下 ▼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养。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将来会去美国、英国、加拿大,...
5 原来这就是“荷花定律”。 01 国外有一个叫摩根的青年,每天很闲,有天突发奇想——连续吃三十天麦当劳会怎样? 他说干就干,一日三餐都吃麦当劳,连吃三十天。 他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过程。 三十天后,摩根的体重增加了25磅(约23斤),而且还出现了轻度抑郁和肝脏衰竭现象。 要知道,之前摩根可是非常健康的,真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
11 很久以前听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到今天:“30岁后,请做好你和别人差距变大的心理准备。这里的差距,不仅指别人甩你几条街,也包括你甩别人几条街的情况。但是,很多时候,是前者。” 前段时间回家,意外见到发小刘波。我们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中学时经常一起上学,一起泡自习室。 高考后,我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刘波只考上了一所三本大学。毕业后,我们相约去了北...
11 我以前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每逢过年过节,单位都会派人去慰问一些特困户。 我们部门负责买所用的礼品,每次领导都会嘱咐一句:不要买那些不实惠的营养品,多买些米面油一类,这些居家过日子的东西是他们最需要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营养品,他们都舍不得自己吃,一准留着送人。 开始我还没在意,等看过那些困难家庭,才看出他们最缺的确是这些能为温饱“添衣加饭”的实实...
11 今年暑假,我坐上火车独自去云南旅游,半路上,对面的座位新上来一位旅客。这是位气质优雅的女性,她身上有一种深沉到骨子里的书卷气,让接触到她的人如沐春风。 上车后不久,我注意到她从包里翻出一本书,认真地读起来。我扫了一眼封面,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周围的人都在低头刷着手机,唯有她捧着一本书,读得如痴如醉。 ...
8初中群、高中群、大学群每个人基本都加了各类同学群甚至有的连幼儿园、小学都建了群 建群时热热闹闹 不久就冷冷清清 少数几个人唱“独角戏”大多数人成了“潜水员”有些同学群甚至还变了味…… 同学群里越来越多人“潜水” “你看,这个是小学同学群,最近的一次有人留言是在4月23日,半年没有人在群里说话了;这个是初中同学群,也有两个月处于零消息状态了……”毕业于武汉...
11 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满腹才华,遗憾没有人慧眼识珠,于是只好待在一家小公司将就,工作普通,薪水一般,活得庸庸碌碌,乏善可陈。 他们不见得很厉害,却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明明不是一匹千里马,却偏要埋怨身边没有伯乐。明明手头上的工作都没有做好,却一个劲地巴望更高的职位,觉得自己被公司大材小用。可真的有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就像被打回原形,在曾经期待已久的工作面前慌手慌...
11 昨晚,看到闺蜜小蕊发朋友圈:走出深夜空旷的办公楼,我是那个疲惫至极、准备归家的人。 小蕊是个自律又努力的姑娘,很少有丧气的时候。会写这句话,是因为连续加班一周才改好的设计方案,刚刚又被客户pass了。 事实上,这已经是她第二十次收到对方的修改意见。看着电脑里那份早已没有任何灵感、只能听任修改的设计稿,她忽然就感觉说不出的疲惫。 “我每天起...
11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家里有一点地,但土地贫瘠,一年到头没有多少收成,以至于年近三十还没有娶到老婆。 年轻人不想一辈子打光棍,于是将地留给老父亲打理,自己另寻出路,每天早出晚归,做起了小买卖。 做买卖容易受气,每次带着一肚子气回家,年轻人就会绕着自家土地跑上三圈。 后来,他的地越来越大,房子也越来越多,不但娶了老婆,还生...
11 我的书法老师小蔡,是个90后。第一次在周末的成人书法课上见到他,我就开始质疑,一个19岁的娃儿,能教我们这群中老年的学生吗? 然而,等看到小蔡写字,我就彻底服气了。篆书厚重古朴,行书清新飘逸,楷书更是一绝,既可以像颜真卿般开阔雄健,又可以像褚遂良般清朗秀劲。 我不由得感叹:年纪轻轻的能有此功力,实在是天赋过人! 不过,渐渐和小蔡熟悉后,我...
11 前天和闺蜜去买鞋,在一家专柜前,我看上了一双小白鞋,叫导购找一下38号。导购摆摆手说,断码了,没有38号。 我很满意鞋子的款式,就在觉得遗憾准备离开时,闺蜜眼尖,拿起展台上的鞋子,惊喜地问,这不就是38号的吗?! 没想到,导购大惊失色,说:“怎么会有只38号的?” 她旁边的同事接了句,“呀,下午那个顾客要的是双37号的,你是不是错装了只38号的?” 导购...
最新评论
哈哈
太短了
666
好
揉一揉
真的是六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