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热文 第73页

点击率,转发率最高的微信文章,创意设计,奇思妙想 精选

小时候农村收麦子的场景(看了别哭)

48
  芒种前后,正是收麦子的时节! 蔚蓝的晴天,空气中弥漫着热气,金黄的麦田随着滚滚热风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一眼望去,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年的收获就从这里开始。   这一系列生动的场面,将成为过去30年中国农民夏忙辛勤劳作的见证。   谨以此片献给现代父母们,教育下一代,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这几天清晨,总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醒来。 “麦黄快割、麦...
赞 (14)阅读(13369)评论(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此,祝大家端午安康!

28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此,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假日出游,防范暴雨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节日期间,四川盆地西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海南岛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
赞 (26)阅读(16913)评论(1)

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十句俗语,竟然已被误传了几千年

24
  小时候,大人们常常会用“俗话说得好……”这样看似权威的句子来教育我们,却不曾想这些俗语背后却大有文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难道“臭皮匠”真有这么神通广大?当然不是!很多我们常听到的俗语在当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意思,甚至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有些俗语与原来所表达的意思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这些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是否也一直深信不疑?...
赞 (0)阅读(6956)评论(1)

朋友圈里的“病人” 们

9
朋友圈里的“病人” 们 文|宗禾 互联网让世界天涯若比邻,但你选择将信息源锁定在封闭的微信朋友圈。每天大家探讨的话题都出奇一致,朋友圈和“10万+”一起,决定着整个城市的话题。 你越来越无法忍受严肃的长篇阅读,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在鸡汤、八卦、吐槽、搞笑与养生的海洋中,得到指点江山的良好感觉。 红包党、点赞党、晒幸福党、国外度假党、鸡汤党、谣言党、养生...
赞 (1)阅读(7010)评论(1)

我的妻子“没有工作”,刷满整个朋友圈

6
丈夫和一个心理医生的对话:   医生:你是以什么为生的?先生? 丈夫:我的工作是银行会计师。 医生:你的妻子? 丈夫:她没有工作。她只是一个家庭主妇。 医生:早上谁做早餐? 丈夫:我的妻子,因为她没有工作。 医生:你太太什么时候醒来为你做早餐? 丈夫:早上5点左右,因为她要先打扫房间后才做早餐。 医生:您的孩子如何去上学? 丈夫:我的妻子送他们去上学,因为她...
赞 (6)阅读(7777)评论(1)

行车记录仪拍下的惊悚画面

12
下面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就是大家俗称的“鬼探头”。不论您是走路或是驾车,都不要从彼此的盲区突然冲出,否则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相当大的。而一旦造成事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伤害也会很大。 再次提醒: 不论您是走路或是驾车, 都不要从彼此的盲区突然冲出。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赞 (0)阅读(4632)评论(1)

孩子拎个“炸弹”到处跑,你竟不知道!儿童节,请远离它…

14
今天就是儿!童!节! 在这个大人孩子都无比期待的节日里, 有一个隐患正悄悄来到你身边…… 没错!就是常见的氢气球!每逢节日,大街小巷都会售卖这种色彩鲜艳、甚至带有卡通图案的气球,小孩子对此毫无抵抗力,缠着大人买。而家长常觉得气球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玩具,殊不知背后藏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可爱气球随时变“恶魔” >>广东90后女孩房里自制氢气球 接电话被...
赞 (2)阅读(6520)评论(1)

【世界无烟日】小心,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点开

21
今天,全世界迎来第29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为平装烟包做好准备”。“在烟盒上印制大型图形健康警示是降低吸烟率的控烟措施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中国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烟盒图形警示!”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潘洁兰博士   《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一名普通吸烟者平均每天吸15至17支烟。这意味着,仅通过从烟盒取支烟的动作,他每年...

被刷屏!这是我见过最有哲学思维的外卖小哥!

5
他说:想了不做,那是幻想;    想了就做,那是理想! 他说:成功的道路并不拥堵,   只是因为坚持的人太少。 三 他说:选择了要坚持,    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 这些朴实而充满哲理的话, 源于一位外卖小哥。 也就是本期《青春25小时》的 主人公吴国来。 今天的城市里, 外卖配送员是最熟悉而陌生的人群。 他们大多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 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赞 (2)阅读(5790)评论(1)

这些食物商贩自己从来不吃!我们却爱吃得不行…

10
  说起美食,贪嘴爱吃的人不少,但不知道您发现没有,市面上有一类“食物”,商贩们自己敢卖,卖得也是火热,但自己却不敢吃一口。这是什么情况?下面为您一一揭开其中秘密! 1、街边的麻辣烫 说起麻辣烫,几乎人人都吃过,麻麻辣辣的吃起来真过瘾。但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吃完街边麻辣烫会拉肚子!”   《济南时报》曾经调查报道,这些街边麻辣烫因为不干净,而且夏天...
赞 (2)阅读(5868)评论(1)

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5月25日逝世,杨绛先生一生简介

3
记者25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确认,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逝世。 △视频:百岁人生:知足常乐 固守淡泊 杨绛本名杨季康,女,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钱鍾书的夫人,被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1932年,...
赞 (0)阅读(8017)评论(1)

患者手术前留下这样一张字条,刷爆朋友圈

1
  “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可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患者,2016.5.10,立字上海一医手术室。” 这是5月19日朋友圈里热传的一张字条。5月1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台普通的腹股沟疝手术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一位老病人因为接受过喉癌...
赞 (0)阅读(12838)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