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被窝是辣么滴温暖,大人都是起床困难户,小娃们就更不想爬出来了…可不叫娃起床,上幼儿园、上学要迟到,叫娃起吧又咋喊都不灵,肿么办?想知道叫早的正确姿势,先来看看传统爹妈都是咋做的。
话说包妈小时候,经常被这句大喝惊的虎躯一震啊有木有,亲爱的老妈,咱底气能别这么足吗?瞬间被吓醒,小心脏还得抖几下。
惊吓指数:★★★★★
坏处:宝宝快醒但还没醒时,大脑还会留恋潜意识梦境,您这一声大喝很容易惊吓到孩子,从而夺走了他睡眠的安全感,引起情绪的不安与焦躁。
有的麻麻一看娃赖着不起,怎么着,叫不管用?看我放大招,直接过去呼一下就把被子掀开了,哼哼~看你小样的起不起。
惊吓指数:★★★★
坏处:这比大叫一声还恶劣好吧,尤其是冬天,冷空气突然冲身而来,不仅毁了睡眠的安全感,大温差还会刺激神经系统,让娃的四肢变僵硬。
介个…还真是有麻麻这么干哦,叫也不起掀也不起,咋办?只能过去拍他几下,有人拍屁股,有人还会拍脸(力道当然不会像哈二这么重…)。
惊吓指数:★★★
坏处:会激怒尚有困意的孩子,哪怕他平时乖乖听话,这会儿都会因惊吓和厌烦而变暴躁,甚至你刚拍完,他还会马上给予还击。
有的父母不会直接强行叫醒孩子,却喜欢制造各种噪音,比如推开娃的房门然后打开电视或收音机,夫妻俩大声聊天,各种走路、刷牙、洗脸的声音也贼响…我可没叫你哦,是你自己醒的。
惊吓指数:★★
坏处:这虽然不吓人但也挺讨厌的,还是那句话,娃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大脑的启动,各种噪音会打断这个过程,娃就算醒了也会觉得很难受。
这样的麻麻绝对开启了唐僧模式,她声音很温柔,但是会无限次循环,整个一人体闹钟。“宝宝起床了;乖,快点起吧;你咋还不起?再不起要迟到了哦?赶紧起吧,别睡了…”。
惊吓指数:★
坏处:不吓人却异常磨人,娃得疯!其实你第一回叫他就醒了,只不过需要几分钟的缓冲时间,你这来回磨,只会打断娃的自我清醒过程。
上面这几种叫早法,妞们肯定有中招的,既然咱小时候觉得害怕讨厌,那就千万别再用它们来对付自己的娃。这些方法“杀伤性”太强,总是激烈打断孩子的睡眠过程,他怎会没有起床气?
这里的自然醒来,并不说放任孩子使劲睡(迟到没商量…),而是指家长叫早的方式要柔和,给娃的大脑留出自我唤醒和启动的时间。
首先,每到周一起床都是最困难滴,妞们在周日晚上要告诉宝宝:“明天又要去幼儿园啦,妈妈会叫你起床哦,宝宝最乖了。”此外,如果有临时事件,譬如需要赶飞机起得更早,最好也提前通知孩子,让娃有个心理准备。
古代没有闹钟人都是咋醒的?当然是光线的作用了,首先唤醒视觉,传递给脑部后再叫醒大脑,最后启动身体四肢。这样醒来最自然也很舒服,SO~妈咪们可以打开娃屋里的台灯或打开部分窗帘,让柔和的光线来唤醒宝宝。
舒缓的音乐可以温柔的唤醒听觉系统,进而传递给大脑“该起床”了的信号。可以放清脆的小鸟叫声,或潺潺的溪水流声,或是一段单纯的乐器演奏,总之必须“舒缓”才行,要来段摇滚那跟噪音也没区别了。
视觉、听觉在娃清醒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嗅觉呢?当然也一样。清晨,妞们烤好面包、煎好鸡蛋、热好牛奶,赶紧把它端进宝宝房中,或打开他的房门让香味飘进去…放心吧,狗娃们的鼻子都灵着呢,没几分就被馋醒了。
如果赶时间想更快的叫醒宝宝,也不能大喝哈。可以先打开台灯然后坐在宝宝床边,轻轻抚摸他的小手、胳膊但别上来就摸脸,那样也容易吓到孩子。等娃有点睁开眼时,再轻声唤他“该起床了”,再亲下宝宝加速他的清醒。
无论用哪种方式叫早,当娃基本已经醒来时,一定要多留几分钟让他“赖”一下,好让大脑充分适应。这点对大人来说也很有必要,所以一定要设好闹钟的唤醒间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