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加一点,
不是玉,是什么字?
口下面一个刀,
是不是“另”字写错了?
下面10个汉字,
你肯定以为是错别字。

“叧”读guǎ
误解:以为是“另”的错别字,认为力字没过头,写错了。
正解:1.古意为“剐”。2.作为动词是代表割开、分居的意思。

“亖”读sì
误解:还记得那些年学写字的故事吗?“三”多写一横,还真是“四”啊!
正解:1.古意代表“四”。2.古姓氏,源于鲜卑族。

“囙”读yīn

“乜”读miē
正解:1.眼睛眯成一条缝,眯着眼斜视着;2.方言,表示“什么”;3.乜姓(读作 niè );4.壮语:表示“妈”(广西隆林一带壮族称妈为“乜”)。

“孒”读jué

“屮”读chè 或 cǎo
正解:屮是象形字。模拟草木丛生。两屮做艸,指草。也有以屮作艸的。读chè指草刚长出来。读cǎo古意同“草”。

“亼”读jí
正解:1.亼,从入从一,三合也。象三合之形。古意为“集”。2.随着囧字文化的发展,根据字形,亼开始被用做孤独一个的意思。

“玊”读sù
误解:以为“王”字写多了一点,或者“玉”字中的那点点错了位置。
正解:1.有疵点的玉。2.琢玉的工人。3. 姓,后汉有玊况。见《后汉书·侯霸传》。后人以玊为姓。

“炛”读guāng
误解:以为“炎”字的错别字,字体下半部分因连笔写错了。

“丠”读qiū 或 ji
误解:以为“北”字下面画多了一横,真有这么多手抖吗?
正解:1.读qiū,古意为“丘”。2.读ji,冀的简写字。
这些字当中的绝大多数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难见到了
不过今天“见识”到这些“老古董”
是不是越发敬佩我们祖先的智慧了呢
又或许,你会感到一丝亲切——
或许就是在最初学写字的时候
与它们有过“一面之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