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日|牢记历史,缅怀先烈

西安事变纪念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且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纪念人物:

“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一个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振世之举,它将载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历史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935年,蒋介石调张学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到陕西”剿共”。在战场上,东北军近三个精锐师被歼,损失惨重。蒋介石趁机取消了这三个师的番号。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打回老家去人”的救亡口号,深受东北军下级官兵的欢迎。他们自动停止和红军作战,并同红军联欢。

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训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历史评价: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随后又加紧进攻华北,妄图霸占整个中国。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痛感“国权凌夷,疆土日蹙”,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我们对西安事变最好的纪念,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和其他爱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曹炎

图|来源网络

编辑|曹炎

责编|陈诗颖

审核|姜彪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