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徙者日 | 中国历史上六次大迁徙,每一次都惊心动魄!

2000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考虑到世界上移徙者众多,而且数目日益增加,决定宣布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决议 55/93)。1990的这一天, 大会通过《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决议 45/158)。

我国古代先民的迁徙路线,像一张张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然后大家再去另一个地方,涌入、蔓延、繁衍后代。正是在这种不断迁徙之下,各地的饮食,风俗习惯,语言都得到交流互通,使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传扬开去,让曾经的荒野变成城市,让曾经的蛮夷之地变成知书达礼的文明社会。

按照一般的说法,中国古代到近代历史上,一共有过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

第一次

衣冠南渡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


不仅如此,在西晋末年的时候,由于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也先后南下,逐渐迁移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据考证,这次迁移活动中,来到南方的汉族足有70多万人。如此多的百姓来到了长江一带,使长江迅速变成我国另一个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南方也得到了极快的开发与发展。

第二次

安史之乱

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发生在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那时候,国家混乱,四处战火纷飞,北方尤其混乱,因此北方各地的老百姓纷纷南下躲避战祸,好多人都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长期定居在南方。
在这段时间里,为了躲避战火,南下的中原人数不胜数。他们的南下不仅又一次更新了南方的血液,而且也为南方带去了新的技术和文明。
第三次
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
这次人口迁徙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一次人口迁徙,因为不同于以前的百姓被迫迁移到南方。这次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在女真族的侵略下,主动带领自己的群臣部下和子民一起迁都到南方,建立起南宋政权。这次的迁徙,使江南一带第一次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为江南地区带来了一次蓬勃的飞跃性发展。
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三次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地区。
与此同时发生的,则是北方民族以归化者或者征服者的姿态,不断进入华北、华中,甚至江南。
而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则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

第四次
明初大移民
根据明代官方的史籍记载中,由于之前的数次移民和北方多年以来的长期战乱,使北方的人口总数一落千丈,逐渐连全国的一半都达不到,而南方却人满为患。与此同时,不仅北方的人口凋零、民生凋敝,而哪怕那些十分肥沃的土地,也没有人来耕种。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当时的统治者朱元璋一声令下,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大移民行动。他命令自己手下的百姓和士兵前往人口稀少的地方去开垦边疆、守卫边疆。这次规模宏大的移民可谓是空前绝后,据记载,当年长江流域的移民,多达700多万,华北地区的移民也有490万,再加上西北、东北、西南等地的移民150万,全国来说合计1340万的移民,这个数据甚至相当于当时中国总人口的两成还多。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移民的标志性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山东、河南、河北地区,至今有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
这棵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据说是汉代的古槐。
当这些移民到达他们新的定居地之后,他们把自己的来处告诉子孙,但是时间久远,山西那一座座村庄的名字,反而迷失在传说中,他们的后辈无法再追溯到更早的故乡,于是祖先曾经停留的大槐树下,成为寻根祭祖的终点。

第五次

湖广填四川

康熙二年(1663),顺天府尹张德地被擢升为四川巡抚,此时的四川,重庆城中不过数百家,州县居民也往往只有数十家乃至十几家,有的甚至只有一二户。人口稀少,结果之一是四川境内老虎横行。顺治年间,南充县招来500多人开垦定居,被老虎吃掉228人。
面对如此残局,张德地上书请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康熙七年(1668),又再提移民之事。
向四川的移民在政府鼓励下开始了,奖励也颇为诱人:移民入川,五年内不用纳土地税。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清朝政府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进入川东;广东人则大批进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给四川带来客家话。
此外,还有来自福建和江西、广西的移民。他们以乡邻、亲戚为纽带,结成数百人队伍,向未知之地跋涉。
与此同时,湖广人还继续向北,进入与四川毗邻的陕西南部。等到乾隆后期,那些曾经被荒草覆盖的地区,一县人口已经增加到上千户甚至万户,山岩和深谷中,都有了居民。

第六次

闯关东 走西口 下南洋

转入近代,中国还有三波移民潮,人们习惯称之为“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跟“湖广填四川”不同,这三次移民,都是民间自发的。
关,是山海关;关东,也就是今天的东北三省。康熙年间,东北实行封禁,不许汉民进入“龙兴之地”垦殖、采矿,但是私闯关卡,到禁区开垦土地的农民,依然难以禁绝。到咸丰末年,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解除,鼓励移民垦荒,关内移民开始大批进入东北。
清亡之后,闯关东的移民潮越来越高涨,每年移到关外的民众多达数十万,最高时,一年有上百万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东北。
在整个闯关东的大潮中,华北地区居民向东北移居的多达3700万,东北三省成为中国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区。
在华北地区人们浩荡渡过渤海,穿过山海关的时候,山西北部的居民则困于频繁的旱灾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向今天的内蒙古进发,寻找活路。
而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则一批批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瀛寰志略》中记载,“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如鹜。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如吕宋、噶罗巴(爪哇)诸岛,不下数十万人。”这些地区大致在今天的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这一批向海洋开拓的移民,也成为最早拥有近代化思维的一批华人。
自清代晚期以来,南洋华人中的杰出人士就不断反哺大陆,开办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慷慨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贸易,许多南洋子弟回到中国,投身革命与抗战。
抗战期间,仅在滇缅公路服务的华侨就多达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牺牲在那里。

来源:网络

*编者,福多多,优秀节日文化传播者!

荐读:冬至 | 过了冬至便是年

圣诞节 | 耶稣弯腰的启示

12月26日,致敬一代伟人!| 毛泽东诞辰纪念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