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到正月十五的习俗知多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吗?

除夕到正月

十五的习俗


迎新春 话习俗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从除夕至正月十五,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您和孩子都了解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年俗小课堂”,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感受浓浓“年味儿”。



大年三十(2月9日)


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当全家人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福字、窗花、年画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是大年三十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来年有吉)、鱼(寓意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

带孩子一起动手,做几道家常的年夜饭菜吧~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等。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压岁钱

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寄予了长辈对孩子们成长的美好祝福。


正月初一(2月10日)

正月初一要跟长辈或者左邻右里拜年,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

另外,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废水不外泼,避免将财运和福气扫(泼)走。

带孩子拜访亲戚时,这些礼仪要牢记!

正月初二(2月11日)

正月初二,按照传统习俗,是出嫁女儿带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称为“回门”,古时又称“归宁”。

回娘家时,妈妈们需携带些礼品和红包,分发给娘家的小辈,礼物的数量以双数为佳,寓意好运连连。

此外,妈妈们可以借此机会带孩子一同前往,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传统礼仪,如拜年、问好等,并增进与亲戚朋友间的感情。


正月初三(2月12日)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否则来年可能会有“祸患”。

这一天,爸爸妈妈们就带着孩子早点睡觉吧。


正月初四(2月13日)

正月初四,恭迎灶神回民间。相传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建议正月初四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尽量守在家里,不宜出远门。同时还要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以示恭迎。


正月初五(2月14日)

正月初五,民间习俗认为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门,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年年有余。同时,这一天也被称为“破五”,意味着之前几天的禁忌就此解除,生活恢复正常。

在这天,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同参与准备祭拜财神的活动,如协助摆放糖果、水果等供品。祭拜活动结束后,家长还可以跟孩子讲讲财神的来历和故事,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年俗和传统文化。


正月初六(2月15日)

初五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习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

在送穷神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同参与。例如让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旧物、扫地擦窗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正月初七(2月16日)

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日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出于对“人”本身的尊重,这天避讳吵架、骂人,所以爸爸妈妈们在这一天尽量不要教训、打骂孩子噢!


正月初八(2月17日)

相传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长辈在初八这天要向儿孙讲珍惜粮食、“一寸光阴一寸金”和保持“慎独”(意为在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淘米、蒸饭、煮粥等家务劳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相传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长辈在初八这天要向儿孙讲珍惜粮食、“一寸光阴一寸金”和保持“慎独”(意为在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淘米、蒸饭、煮粥等家务劳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正月十五(2月24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这一天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家长可以带孩子看灯会、猜灯谜、吃元宵等,让孩子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春节的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希望家长和孩子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祝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

微信号 | shjssyzh

艺术育人 融合发展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