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悦享、悦成长——中班级教师读书分享会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

·悦读·

悦享·

·悦成长·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01.书籍介绍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诊断与教育》




本书是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莫源秋教授针对幼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难题和困惑,而精心撰写的一部著作。作者选出了口吃、恐惧、吮吸手指、自慰、爱哭泣、攻击性行为、说脏话、 厌食、注意力不集中等20种幼儿心理行为问题,详细阐述了问题的表现,并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诊断策略和教育建议。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在“基本原理与方法”部分,作者通过实例阐述了增强减弱和矫正幼儿心理行为的常用技术方法;在“实践与案例分析”部分,作者结合众多的实例分析了教师和家长的矫正策略是否正确,指出了正确的矫正方法和教育策略。



02
活动开场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关注幼儿的心灵,而非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引导存在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中班级的老师们策划了不同的分享形式让老师身临其境,引发共鸣,一场沉浸式的书籍分享会如约而至。





03
活动过程



一、强化理论
教育实践

第一章介绍的是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包含正强化、负强化以及间歇强化等多种强化类型,旨在通过不同的强化方法,促进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中七班老师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案例和详细的步骤,深入解析了正负强化与间歇强化的概念与操作要点,她们还利用教师午间研讨等形式,鲜活的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运用这些强化方法,在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减弱行为
矫正行为



第二、三章介绍的是减弱行为以及其他矫正行为常用技术方法。中六班老师用现场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老师们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操作步骤。在消退法中,只有当某一不良心理行为发生的动因是为了引起他人关注的时候,忽视才等于消退。惩罚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让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与不愉快的体验建立联系,进而减少该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率。在其他矫正行为的方法中,榜样与幼儿的年龄、性别和种族越相似,越容易引起幼儿的模仿,可以通过树立正向、积极的榜样让幼儿获得良好的心理行为。实施代币制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所以应不断调整代币系统,提高内部动机,促使目标行为持续更长时间。


三、幼儿情绪
心理行为


















































中四班、中五班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幼儿情绪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聚焦于“口吃症”、“恐惧症”以及“任性和捣乱行为”。她们从这三类问题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这一分享不仅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幼儿情绪问题的复杂性,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困扰时,要充满理解和接纳之心。通过厘清问题的根源,调整我们的认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社会性
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


中二班、中三班的老师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趣味横生的“一吐为快”分享会,聚焦书中第五章——社会性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以幼儿攻击性行为、幼儿偷窃行为、幼儿社会性退缩心理行为、幼儿说谎心理行为、幼儿说脏话行为、幼儿不爱分享行为这六大内容为切入点,结合班级真实发生的案例,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中,分析相关行为出现的原因,讨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明白面对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于担忧。虽然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全面、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一定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五、习惯养成
获得成长


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不仅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幼儿的一生。第六章的内容中一班老师通过“萌娃观察室”的形式,再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尿床、尿裤子”、“厌食”、“挑食、偏食”这四个不良生活、学习习惯的情景并进行剖析,帮助老师们更好的明白了:在一日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更细心一点,去观察和发现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进行理性分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就很容易解决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04.园长引领
总结提升



好的教育是看得见的关系,好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艺澄园长对本次读书分享会的组织形式、学习内容、教师展示表达了高度的认可与赞赏;她强调了教师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与孩子建立关系,好的关系可以避免许多冲突以及不适宜行为的发生。其次要理解儿童,理解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成长以及当下处境,再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最后就是不断尝试,将书中适宜的教育方法在不断实践中内化于心,并在教育过程中落地、生根、发芽,慢慢陪伴与呵护,这才是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的价值所在。





 一场在阅读中成长,在分享中收获,在交流中启发的读书分享会已落下帷幕。阅读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必经之路,让我们坚持阅读,在读书、思考、行动、改变中锻造自己、修炼自己,做幸福的、有智慧的幼教人!


时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

让我们将所思所感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教育,为儿童

也为了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文  字 | 杨巧珍

排  版 | 吴   涛

初  审 | 张   彦

终  审 | 王艺澄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