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减法

来源:LinkedIn中国(ID:LinkedIn-China)

作者:源靖

  微信里朋友多、平时呼朋引伴是否就意味着人脉广?不见得!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是开展一切社交的前提。

  你的身边或许有那么一些“社交达人”,这些人对各类社交工具都兴致勃勃,对各类派对话题的关注程度几乎是这样的:

【荐读】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减法

当被邀请参加一个派对的时候,TA的内心是这样的:

【荐读】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减法

行动是这样的:

【荐读】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减法

日常生活随后自然就是这样的了:

【荐读】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减法

我最近总是收到这样的短信:“清人:打开微信——设置——通用——功能——群发助手——全选。您也可以试一下群发,看有哪些好友还在,不在的话就可以证明他把你删了——你也删了TA吧!”

夸张的时候,这种短信一天可以收到10多条。于是我也开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应该来净化一下我的微信?同时,我也开始思考:我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加了这么多不重要的人?

“人脉”这种东西
是很弹性的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当我们其他人还在教室里读书写作业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号称我们年级里最有影响力的男人。他说,“我的朋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

也就在上个月,他在我们班的微信群说他要来母校的城市,希望有哪位老同学能收留他两个晚上。结果,群里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理睬他。

我作为他以前的好友,为他感到一丝心凉。于是,不好意思在群里面出头和他说话的我,装作很惊喜的样子私信给他:呀,你要来啦,我请你吃饭呀!

在饭局上,我俩聊到了他这几年的情况。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他大学之后就开始创业,卖袜子,但成绩一般。我说,你认识的人多,应该有很多资源,创业会不会比较轻松?他摇摇头,喝了一口啤酒,只说了两个字:不谈。对话戛然而止。

“人脉”这种东西是很弹性的。今天我和你称兄道弟,但是几年后我们未必能聊上几句。反之,可能我和你并无渊源,但只要给我们一个契机,我们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熟络”起来——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其实在以前,一个人的“铁杆”也就那么几个——以前人们的思想不够开放,信息传递也很不方便。由此,人的社交范围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如今不同,年轻人激情澎湃,其他人亦喜欢“交朋友”。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足够数量的“朋友”,别人就认为你混得不咋地。随着微信、陌陌等等一大批社交软件的流行,我们“交朋友”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更是大大降低。只要我们愿意花一宿的时间耗在手机上,我们就可以认识20个不同的异性。

就好像我一样,微信里有几千个人,他们都可以被称为我的“朋友”。然而实际上,我真正能够通过ID联想到本人的数量不足200个。另外的4000个人,我压根不知道他们是谁、做什么、是否能够帮到我。尴尬的是,我还必须花出一部分精力去维护这些脆弱的“朋友”关系。比如,没事给别人朋友圈评论什么的。一两个人无所谓,但几千个人,我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

到这里,我已经记起来我当时的动机是什么了。那时候,我也认为认识各行各业的人对我今后的事业一定会有所帮助。假如我用力用心去和每一个加我的人都聊聊,甚至出来喝杯茶,一起洗个桑拿,聊聊生意……由于他们是我的粉丝,我一定可以获得不错的资源。

可是我一天只有24个小时。我真的没时间。

看似“全线飘红”
实则“虚假繁荣”

  随着时间过去,我微信里的这些人会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有的会不记得当初为什么加我,有的会删了我,有的会忘了我是谁。这很正常。因为“人脉”是相互的——你到朋友的距离,等于朋友到你的距离。

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我没法要求这些“好友”为我做一点事情。而最让我自责的一点是,我花了相当精力在这些“外部朋友”身上,减少了对“内部朋友”的关系维护。去年春节,在高中同学聚会上,我已经和我高中时最好的哥们无话可聊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电梯里看到一则汽车广告,它的标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你和Jerry一年在微博上互相@16次,但这一年里你们见过几次?朋友之间的距离不应该只是A到Z的距离……”看来,我这种情况已经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了。

在我看来,那些发清人短信的人,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所以我认为,现在和以前的社交模式不同了——我们在社交广度上已经足够,但是我们似乎严重忽视了社交深度的问题。

可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全民清人的大潮。给朋友圈做减法这件事已经势在必行。把无关紧要的人从我的生命中全部剔除,并专心地去维护真正可能对我们产生价值的人脉这件事,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光谈情怀没有用。真正决定你有效人脉的依然是你自身的实力水平。比如有个电视节目叫《老友记》。某期的嘉宾是周星驰和马云。严格地说,一个是影视明星,一个是商界大佬,他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圈子的代表,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坐在同一个饭桌上谈笑风生。

试想一下,你愿意请马云吃一千顿大餐,别人还未必愿意出席。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与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交流。即使在不同领域,假如你们的实力相当,也很容易就走到一起。比如,银行行长和大学校长、明星和地产大腕,就经常成双入对。

你认识多少人没有意义
切勿把“认识”当“认可”

  认识多少人没有意义,能号召多少人才有意义。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月薪1万,那么你就该多花些精力,去维护与月薪在2万到5万左右的人的关系。可是如果你非要想直接和月薪100万的人称兄道弟,那不知有多难——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又或者,你是一个大学生,那么你就应该多花一些精力在刚刚工作的前辈身上。他们在事业的刚起步阶段,能够给你许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但是假如你一定要越过这一步,直接向大公司的老总讨教一些职场经验,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建议,多半是一些人生大道理。

当然,有一些激动人心的职场“玛丽苏故事”被我们传颂。但是,清醒一点吧,那毕竟是凤毛麟角。

社交媒体放大了少数年轻人成功的案例,于是我们想象着自己今天出席某某公司的上市发布会,明天参加某某电影的首映礼,出席各大高端社交场合,认识各色名流。事实上,就算你作为百度的员工,天天见到李彦宏,天天听他的员工讲座,也未必能让他带你和其他大佬谈生意。

所以,对于我们广大普通人来说,盲目地“拓展人脉”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一:重视广度而非深度。第二:高估自己的自身实力,越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友谊”都是以“功利性社交”为前提的。实际上,除了这些“功利性社交”以外,我们确实还有一些单纯的友谊——这种友谊可能一辈子维持“单纯”的现状,也可能发展成“功利性社交”。

反之亦然。“功利性社交”也可能会发展成纯粹的友谊。如果把纯粹性友谊和“功利性社交”同时考虑,情况就非常复杂了。毕竟,友谊这种美好情感产生的方式和维系的方法太多,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困境。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正视自己的朋友圈,擦亮眼睛看看周围的朋友。切勿把认识当做认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只要你不断地提升自己、发光发热,总有一天,会有几个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你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