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网警查处全国首例散播违规违法PUA信息的行政案件。该案违法行为人向购买者传授包括骗取女性钱财、故意伤害女性身体、诱导女性自杀等内容。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良PUA长期扎根网络,部分青年在接触了解后沉迷于所谓“情感操控术”,婚恋观、价值观遭到侵蚀,甚至导致受害者精神崩溃、自残自杀,被不少人称为“新型精神鸦片”。
不良PUA深扎网络,首案被查处
PUA(Pick-up Artist)原意为“搭讪艺术家”,原指男性通过学习实践不断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泛指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及其相关行为。近年来,PUA变味为在网上学习交流如何榨取女性、歧视女性、物化女性。
江苏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介绍,在江苏网警查处的该起非法兜售PUA教程案件中,违法行为人徐某开设“极恶联盟”网站,售卖共计2000G网盘容量的PUA教程,内容以“自杀鼓励”“宠物养成”“疯狂榨取”为卖点,将女性直接称之为“猎物”“宠物”。
“除网站兜售外,徐某还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故意向购买者传授实施包括骗取女性钱财、故意伤害女性身体、诱导女性自杀等所谓经验、技能。”江苏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管理科科长宋励说。
去年,名为“享妞军团”的PUA组织也被曝光。与“极恶联盟”网站一样,该组织兜售“五步陷阱情感操控术”,课程内容包括“疯狂榨取”“专属烙印文身鼓励”“宠物养成术”等。
尽管内容恶心低俗,但不良PUA组织近年来却深扎于网络并呈蔓延趋势。2018年,民间互助组织“小红帽”开展了PUA认知情况的全国性调研,收到了将近600份由PUA接触者与学习者填写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36.78%的受访对象了解PUA不到一年时间。
扭曲青年价值观,伤害女性
6年前,因为感情问题,当时还未成年的李木(化名)第一次接触不良PUA。为学习相关课程,李木在两年内共投入了40万元。“高昂的课程费尽管超出了家庭承受范围,但我当时沉迷于优越‘战绩’当中,不能自拔。”李木说。
因为与原有生活逐渐脱轨,家人与朋友对其很失望,李木决定脱离不良PUA,但他发现自己在精神上已无力摆脱。李木告诉记者,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女生后,他仍然不自觉地用所学的不良PUA技巧对女生不断索取和打压,“用圈内扭曲的三观伤害她,感觉自己就像个罪犯”。
不良PUA研究者孔唯唯告诉记者,其实一开始接触到不良PUA中毒者的时候,她无法理解他们失控的行为,直到看到很多中毒者都出现相似症状后,才发现这些男孩子也是受害者,“不良PUA驾驭了他们”。
一些女性更成为受害者。“他一直在用PUA技巧折磨我,我和他相处久了,最大的危害是内心会产生奴性,丧失自我……”“我像是被施了蛊一样离不开他,他对我的方式,与网上的PUA课程内容一模一样……”这是部分女性受害者对受害情况的描述,她们中的一些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受到了伤害。
完善惩处举措,抵御“新型精神鸦片”
记者调研了解到,由于隐蔽性强,非法PUA组织长期活跃于线上,并且因其虽助长犯罪却未真正实施犯罪,打击难度大。
对于兜售与传授违规违法信息的行为,公安部门目前的处理措施只能是关停网站、删除相关信息,此类行为到底属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目前仍有争议。宋励说:“传播这类教程的人大多善于打擦边球,因此需要法律进一步明确这类行为是否触及法律、触及哪项法律。”
朗盈律师事务所主任沈玉宇表示,类似PUA课程等传播行为并没有特定的教唆对象,且传播方式隐晦,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类行为属于犯罪,目前刑法还无法追究其责任,建议若其危害继续放大,应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等途径,将其纳入法律打击范围。
专家表示,各网络平台也有责任对传播的信息严格把关。如果平台明知有不良PUA内容传播,却不采取处理措施,应当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来源: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半月谈》2019年第11期,记者:邬慧颖、朱国亮、汪奥娜、孟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