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字迹太狂草? “天书病历”看不懂?但这份病历,着实惊到我了

医生字迹太狂草?

“天书病历”看不懂?

那么这份70年前的住院病历

有没有惊艳到你——

这是一份1949年的病历

来自湖南湘雅医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那时中国的现代医学刚刚起步

湘雅医院的病历多用英语书写

到了1952年

湘雅医院的病历逐渐用中文书写

在这所医院的病历档案馆里

有188万份存档病历

这一份份病历

就是一枚枚

见证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活化石

更是一代代中国老百姓的健康记忆

先来看看这张

我确定不是进了书法馆?

人体结构图精细入微

看来当医生不但得英语好

还得美术好啊

 

症状记录完整详细

 

散步时长要记录

饮食情况要记录

怎么还有腊鱼、香干子?

看来这位病友是位吃货 

这份1949-1950年间的病历

打字机已闪亮登场

写病历,医生有话说:

“做医生要从写病历开始。

病历的水平代表了医生的水平,

进而代表了医院和医学水平。

写病历,医生有把辛酸泪:

“1988年进医院,

第一件事就是写病历,

写不好就会被老师扔出窗外,

每本罚5块钱,

可我一个月才挣58啊!

后来的病历虽然不再那么严整

但一张张病历的迭代

是老百姓健康的升级

这是来自骨科病历的热切问候:

“亲,你的关节还好吗?

 

上世纪80年代以前

关节炎患者只能接受保守治疗

吃药、打针、不手术

今天病人甚至可以

拥有一块3D打印的骨骼

这是来自神经外科的“脑内提速”:

切除动脉瘤

告别“马拉松”式手术

 

过去的“结扎术” VS 今天的“夹闭术”

曾经一整天 VS 现在的一下午

技术在进步

时间在缩短

生命质量在提高

步入安静的病历室

过去与未来仿佛存在于共同的空间

走过整洁的陈列架

医疗信息与医学进步正迎面而来

轻翻泛黄的病历本

仿佛触碰近在咫尺的历史

查阅厚实的病历册

正是亲历日新月异的变化

等等!

说好的手写、手绘呢?

额……

现在医生们实在太忙了

哪有时间手绘?

好在今天有了打印、扫描、影像版本

通通存入电子病历

如果需要

可以随时申请调阅

如今

医生逐步告别手写手绘病历

一切都在变化

但不变的

是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医术探索

是守护老百姓健康的医者初心


来源:新华社,记者:帅才、薛宇舸、刘芳洲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