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欧阳夏丹
“亲知邀酌团年酒,儿女同争压岁钱。爆竹千家声未息,天衢车马闹如烟。”
除夕,俗称“年三十儿”。“除”,以新易旧曰除,即交替之意;“夕”,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
除夕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自古传承着祭祀神祖、“守岁”、“压岁”、吃年夜饭、包饺子等习俗。
有一种怪兽叫作“年”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让人谈“年”色变。“年”每隔365天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天黑后出没,破晓返回。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子,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并点起蜡烛或油灯,全家人吃“年夜饭”、通宵守夜,希望平安度过“年关”。
守岁:敬畏生命
守岁,俗称“熬年”,是中国人的不眠夜。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又叫守天门,这种风俗起源也很早,唐宋为盛。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谈心、沟通、叙情、叙旧,守除夕是我们国家民俗活动中规矩最多的一夜。守岁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既有人们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
“压岁钱”:这“钱”其实不是钱
守岁之时,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岁”与“祟”谐音,长辈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叫“压胜钱”,也称“大压胜钱”。这种钱币不是用来流通的,而是一种用来观赏、可以佩戴的钱币形状的装饰品。“压岁钱”正面一般铸有吉祥用语,如“天下太平”、“四季平安”、“千秋万岁”、“去殃除凶”、“百毒不侵”等字;背面则铸有各种民间瑞兽祥鸟的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蝙蝠、鹿等。
宋元时期的春节,长辈都会给小孩一些铜钱,任其把玩,以求平安吉祥,这种风俗一直盛传不衰。明清时,“压岁钱”才有了这个正式的名字,晚辈们将长辈给的“压岁钱”像玉佩一样佩戴在身上成为一种装饰品,以用来辟邪保平安,也表示对长辈的一种尊重。民国时期,“压岁钱”的配饰、辟邪功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代之以真正的货币,变成大年三十“压岁”时,长辈发给晚辈的“福利钱”。
年夜饭:中国人吃得最长的一顿饭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作为除夕这天的一幕重头戏,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年夜饭是中国人全年吃得最长的一顿饭,是广大民众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我国南北食俗不同,除夕这天,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寓意步步高升,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无鱼不成席”,“鱼”与“余”同音,又象征吉祥,如鲤鱼,寓“得利有余”;鲢鱼,寓“连年有余”;鳜鱼,寓“富贵有余”。除夕吃年夜饭,鱼这道菜不能吃完,意味年年有余的意思。
年夜饭象征着团圆,凝聚了一家人的亲情,蕴涵着一个家庭独特的味道。老人们眼看儿孙绕膝,会为自己过去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感到欣慰,而年轻一辈也正好借此机会对老人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和祝福。在我们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每人都有一桌属于自己家的年夜饭。
除夕就要到了,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你,把时间留给家人吧。多陪父母说说话,陪他们看看春晚,给他们一个真切的拥抱。要知道,一年到头,你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饺子:新年第一顿饭
北方最流行的春节食物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寓意。
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发财”饺子健康吃
过年了,大家都愿意讨个好彩头,推荐几款“发财”饺子,不仅由头好,更有益健康。
韭菜:“久财”饺子预防便秘
韭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具有防治便秘的作用。
白菜:“百财”饺子清淡消食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过年时大鱼大肉吃多了,可以来点黑白配的白菜木耳饺子,再搭配一些鸡蛋,不但清淡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酸菜:“算财”饺子爽口解腻
“翠花,上酸菜!”过年的时候,东北很多地区都会包酸菜饺子吃,吃起来不但又酸又甜,还能促进食欲;酸菜还能够中和肉类的腥腻味儿,爽口不油腻,也适合老年人食用。
包饺子的三种方法,一学就会,过年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