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万人云集、一座难求。
近日,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爆火!
很多网友说,一场“村BA”,整出了世界级体验,看看什么叫“座无虚席”↓
上万名观众,不约而同地打开手机灯光,欢呼呐喊,气氛嗨到爆↓
“‘村BA’开始咯!人太多,不踩梯子看不到噻!”当地的人字梯已经供不应求↓
即便下起了雨,也不能阻挡对篮球比赛的热爱,球员们把毛巾绑在鞋上,继续打球↓
沉浸式感受“村BA”总决赛现场
今天(27日)14时,最激动人心的“村BA”冠军争夺战,在遵义市队和黔东南州队之间展开。
最终,黔东南州代表队以68比65战胜遵义市代表队,获得“村BA”总决赛冠军。
今年的比赛奖品,冠军获得了国家级非遗苗族银帽和当地农产品↓
亚军获得了台江鲟鱼、木龙舟↓
季军获得了麻鸭、绣片等↓
相关负责人介绍,苗族银帽是当地特色,为民间非遗技艺传承人手工制作,采取镂、刻、锤、缠等基本制银技艺,上面有蝶、牛、鸟、鱼等图案和花纹,重达1000克左右。
“奖品比较符合美丽乡村主题,也是民族文化与体育的结合,想通过比赛,宣传大美贵州。”
“村BA”球员必须是村民
台盘村位于黔东南大山深处,2022年夏天,充满乡土味道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半决赛让这个不到1200人的村子在全网出圈,网友也把篮球赛亲切地称为“村BA”。
每年“六月六吃新节”,当地村民会在农忙过后,为预祝粮食丰收举办各种活动,篮球赛则是其中最热闹的一项。
此前,总台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中,记者蹲点观察台盘村时发现,篮球是村民共同的爱好。村民爱穿球衣,小孩子打起球像模像样,就连穿拖鞋抱孩子的阿姨,投篮都很准……
路边就放着篮球,即便没有比赛,晚上的篮球场也十分热闹,小朋友、青年,还有阿姨们,在球场上奔跑、传球、投篮……即便没有篮球鞋,穿着拖鞋、凉鞋,也不影响大家的热情。
76岁的吴运权是村篮球队的老队员,他回忆说:“以前没有好球打,只能打橡胶球,又是泥巴球场,灰尘大的时候人都看不见。”但依旧挡不住篮球带来的快乐,渐渐地,一辈辈传下来的篮球文化交到了年轻人手中。
既然是“村BA”,首先球员们必须是村民,他们有的是村里的年轻干部,有的是饲养场的技术员,还有很多常年在外务工。比赛规则、球员资格审查、赛场氛围烘托,全部由当地群众自行组织。
2020年,台盘村所在的台江县脱贫摘帽,出村10分钟就能上高速,20多分钟就能坐上高铁,还覆盖了5G网络。去年夏天,198支球队参赛“村BA”,现场首次增加了无人机航拍的全新视角,让大山里的篮球赛彻底火了。
比赛现场盛况空前。附近的房顶、山坡、梯子上,只要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球迷,很多篮球爱好者,甚至从数百里外专程赶来观战、助威,一看就是一夜。半个多月的比赛时间里,台盘村接待观众50多万人次。
过去,篮球赛是村民自己的娱乐,现在,篮球传统融入现代化进程。比赛借助互联网,让大山里的球赛惊艳全网。
村里开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
“村BA”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为“村BA”成为网络焦点,成功吸引无数人前来打卡,带动了村里的服务经济,让台盘村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台盘村的村民们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高涨,很多年轻人也回到家乡,从事体育和旅游事业。就在一周前,村里开办了第一家由村集体入股的“村BA”的线下体验店。比赛第一天,吉祥物玩偶、篮球、队服等特色文创产品,就售出了5000多元。
△篮球的图案是选用苗族特有的图腾,有蝴蝶、牛、鱼等,象征吉祥、生活富足,展现浓厚的民族风。
为了让“村BA”更有吸引力,也让乡村更有活力,台盘村对篮球场及周边进行了提质升级,依然坚持不收门票。还在周边开设了停车场,设置了小吃街等。
驻村第一书记张德说,“要保留‘村BA’的乡土味道,守住、用好这个品牌,还要发展好产业,让村民有稳定的收入,打造篮球文化小镇。”
当地文旅也有了新路子。张德表示,乡里打算把台盘村的篮球文化、阳芳村的五彩油菜以及空寨村的鲟鱼养殖串联,加快打造文体新地标、旅游新名片。
除了“村BA”,在黔东南地区,不管哪里组织篮球比赛,都会有16岁以下的少年组比赛,有女子组比赛,还有扎根在村组的比赛。
正是这些比赛,让更多人爱上篮球,也让这个项目在乡村生活中代代发展。台盘村的成功,看似偶然,却也必然。各地也可举一反三,挖掘本地特色产品、文化、习俗等,创办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丰富乡村文化建设。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更多新闻
祝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