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蓝色字体”快速关注
编者案:金龙进入工作室的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再到将自己的独到思考用顺畅的文字表达出来。最近写的教育故事及评课稿都不错,我为之感到欣喜!希望坚持下去,成功属于不懈努力的善终者!
今天听了卢老师的一节常态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堂上他那充满激情的讲授、严密的逻辑分析及循循善诱的引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日常教学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现结合卢老师的教学细节谈谈我的两点看法。
第一,关于重难点的处理。卢老师在课件上展示了重难点。“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意义;难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随后未经解释就直接进入其他内容。重难点是否有必有在课件中展示给学生?这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观点认为只需要教师自己心里有数并在具体教学中落实就行了,没必要给学生增加负担;有的观点认为展示重难点可以给学生提供把握知识点的导向。我个人对此持开放的态度。但我觉得既然老师向学生展示了重难点,就应该有所解读和引导,以便让“展示”发挥作用。以本课为例,教师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意义确立为重点,可从课标分析与教材安排等方面向学生进行简单讲解分析。可向学生强调:课标涉及本课的表述是“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而教材设置的三个子目是“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由此可推知:在十月革命的所有“背景”中,列宁主义作为主观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则被归类为“列宁主义”在革命与建设两方面的实践,所以革命的世界意义应是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意义”。教师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为难点,就要向学生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等重要概念、理论的理解与落实。这样处理学生听课时容易找到侧重点,复习也容易找到“抓手”。
第二,设问要有层次性。在“列宁主义形成的社会背景”这一内容中,卢老师的材料选取很典型,数据直观。预设的问题是“关于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同学们从材料中可获得哪些信息?”但预设答案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保留了严重的封建残余。这种情况使得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这一设问本身并无问题,但与其答案预设对比就显得“不匹配”。因为以高一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他能从材料看到“俄国经济在发展”,“俄国经济存在封建残余”,却很难直接从材料中得到类似“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的抽象认识,这就使设问失去应有的效果了。那么怎样设问才能既体现“思维的提升”又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秉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意识,通过分层设问,“由浅入深”地启发、锻炼学生的思维。以本课为例,我们可以将设问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保留之前的简单设问——“关于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得哪些信息?”立足学生“重直观、轻抽象”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透过“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等现象,认识到其本质问题“俄国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仍属于农业国。”第二个层次应适当发散思维——“对比其他国家的经济,你还能发现俄国经济存在什么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引导学生重视材料中如“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一类的数据信息,形成解析材料数据的自觉性,尝试运用他们去解释说明更复杂更抽象的情况,这样,对学生来说,形成诸如“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一类的高度概括性的论断就不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了。
几篇关注度较高的文章,欢迎阅读:
【专著序言】《导航·释疑·创新——搭建教材与高考之间的“桥梁”》自序
【基地成果】《以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为宗旨的教研会改革》发表在人教社主办的《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年9期
【工作简报】庞友海老师应人教社邀请赴兰州为金城名师高研班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