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期·卫生保健】“预”见秋天 健康同行——长沙县百熙教育集团荣盛花语城幼儿园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宣传

“预”见秋天

健康同行

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宣传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各位家长们更应该做好孩子各项保健预防措施,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可有胃肠不适。流感流行进展迅速,传播广泛,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染,同时流感属于病毒性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传播途径

一是飞沫传播

二是接触传播,如与患者共用餐具等;

三是气溶胶传播,如与患者共处于狭小、密闭的环境中,被感染的几率很大。

预防措施

1.保暖。季节交替,昼夜温差极大是诱发流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补充营养。注意多补充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4.锻炼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抵抗能力。

5.接种疫苗。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主要症状

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预防措施

1.少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多汁的水果,少吃反季的水果,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

1.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熟食物要分开;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食物时应该保证彻底煮熟。

2.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进食前、如厕后、加工食物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需要注意使用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3.避免接触。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班级内如有孩子呕吐,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4.做好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效果不佳)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多见,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吮手指的习惯。

2.环境消毒。对孩子可能会进行接触的物品和运动区域进行消毒,尤其是床、毛巾、玩具等。孩子的日常衣物及床单被套也要勤洗、勤换、勤晒。

3.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降低患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风险。

4.避免接触 。避免孩子与患者接触,少带孩子出入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5.室内通风。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室内要多通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双侧眼部灼热,剧烈的异物感、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潜伏期短,起病急骤,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

多发于夏秋季,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预防措施

1.注意手部清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用手或衣袖揉眼。滴眼液、隐形眼镜应该分开使用,不能混用。

2.接触。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接触患者后必须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有条件可以对毛巾煮沸消毒,但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健之素、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3.免疫力低下人群。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在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内应长 ,注意用眼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3.健康生活,合理作息。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4.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接种推荐完成两剂次腮腺炎疫苗接种。如果未接种过疫苗的,也应及时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加以预防。目前,满8月龄可接种第1剂麻腮风疫苗,满18月龄加强接种第2剂次麻腮风疫苗(京、津、沪等部分地区程序略有差异)。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感染后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

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随后可蔓延至四肢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速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水疱形如“水珠”,疱液先为透明,后变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少数患儿可以引起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引起死亡。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播。

2.飞沫传播。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很容易误以为“感冒”,患者打喷嚏或咳嗽,其喷出的飞沫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出去。

3.接触传播。抵抗力弱的孩子接触到被病毒侵袭的玩具、衣服、用具等,也可能感染。

预防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疾病预防小锦囊

01

健康监测

每天给孩子进行体温检测,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请立即联系班主任老师。

02

体育锻炼

积极参与各类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以及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等,全面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03

均衡饮食

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衡摄入。同时,避免偏食、挑食,防止某些营养素缺乏导致抵抗力下降。

04

充足睡眠

规律作息至关重要,确保孩子每天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各个器官得以充分恢复和调整,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力提升。

05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居室环境的整洁与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共享个人物品,如餐具、毛巾等,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适时放松自己。

06

定期接种疫苗

按照规定及时接种各类疫苗,如流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并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家园携手  健康同行

如有情况早告知

如果孩子在家有不舒服的状况,请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若医院确诊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需立即和班级老师联系并告知孩子实际情况。

宝贝状况多交流

在观察和治疗期间,请家长多和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便于班级教师了解孩子实际情况,共同给孩子以身心关爱哦!


秋季疾病多发,让我们一起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办园目标 

   培养四好幼儿品德好 行为好 能力好 气质好

   发展四有老师有仁爱 有担当 有学识 有专长

图文:王志英

审核:蔡芳兰

审批:田丽莉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转载文章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