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模式该反思了。 来源|螺旋实验室(ID:spiral_lab) 近日,“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而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中流传,这事一度冲上了热搜,在网友的评论中也炸开了锅。 对中国大学生而言,知网绝不是个陌生的名字,当你想要毕业,就离不开学术资料下载和论文查重。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学子们在校园图书馆每一次登陆知网,都是高校在支付给知网费用,更是没想到这费用竟高达千万,而这背后,到底是“学术无价”,还是“学术的韭菜好割”? 知网的“千万续订费” 在“中科院停用知网”消息传出之后,据红星资本局的报道,4月17日中科院负责人已经回应消息属实,其表示自2022年4月20日起,中科院将停用CNKI数据库,且至少在今年应该都没有计划恢复对知网的访问。 但奇怪的是,4月18日知网也对另一媒体中新经纬回应,表示“中科院停用”乃不属实的消息。这一来一往的回应中,大有一种“没停用,我们只是还没谈好价格”的味道。 最终中科院和知网关于续费一事的后续发展,我们可以继续观望,但网友们对此事的态度却异常一致,几乎都在异口同声地讨伐知网,凭什么那么贵? 事实上,知网的“贵”已经不是一天半天的事,2021年底,长江日报曾发新闻称, 10年间已有6所高校“抱怨”知网太贵,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曾一度停用知网。 但最终不少高校还是选择了妥协,比如上文提到的武汉理工大学,其曾在官方微博发文表示,知网每年都在以超过100% 的价格涨幅向学校报价,且学校没有任何还价余地,简单来说就是,不付费就断网。 但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其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在其他数据库很难实现,武汉理工大学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相信其它高校也同样面对着这种无奈。 除了续订费用高昂之外,这些年关于知网的负面新闻还有很多,去年知网就陷入了“版权风波”,退休教授赵德馨因知网擅自转载自己的文章,而将知网告上了法庭。最终赵德馨胜诉并获赔 70 万元,知网也公开发表了道歉声明。 但对赵德馨来说,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却让作品失去了传播渠道,这并非他的本意,知网承诺会重新跟赵德馨讨论论文上架一事,但至今仍无任何实际动作,由此可见,学术界里,知网和学者之间的地位也并不对等。 为何如此“霸道”? 知网之所以成为各大高校不可或缺的“数据库”,主要是知网丰富且独特的数据资源,目前其收录了 95% 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而海量的数据背后,知网付出的成本却并不高。 知网作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能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单位,硕博研究生要想毕业,必须将论文上传知网并自我查重。 当论文被知网收录成了一种认可,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将自己的论文上载,凭借着“学术光环”的加持,知网的“知识付费成本”极低。 通常情况下,作者投稿到期刊的作品,知网是可以免费转载的,而作者直接投稿给知网的作品,一旦收录,稿费最高也只有400元充值卡+100元现金奖励。 但如果仅仅是如此,知网并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千夫所指,关键就在于知网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海量数据资源,却要将这些资源卖出天价。 从2011年开始,除了硕博研究生的论文必须查重之外,教育部发文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也必须进行查重检测,可以基于全国最大规模学术论文数据库进行检测的知网,也就开始成为各大高校的“必购清单”。 接下来,知网开启了疯狂涨价模式,在2010年以前,知网每年的涨价幅度大概在10%左右,而在2010年之后,知网的使用费上涨很快,上文提到的武汉理工学院,年涨幅便是直接翻倍。 此外,虽然国内学术数据库不止知网,但知网是绝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论文专用查重机构,但知网又不对个人开放,导致不少学生只能被迫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灰色查重服务”,查重费用从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在“低成本+高收入”这样的循环下,据同方股份年报显示,知网的毛利率竟可高达54%左右,天下苦知网久矣,可偏偏这种建立在“学术认可”之上的发展模式,又让知网难以在短期内被取代,大家只能“敢怒而不敢弃”。 能否拆掉知网“这堵墙”? 事实上,大家对知网的抱怨,并非只在于他的“收费模式”,毕竟任何平台需要持续运营,都需要资金支持,平台寻求变现,大家并非不能接受。 但是参考国外类似的学术网站,要么是只收读者的钱,或者是只收作者的钱,像知网这样两头收钱,且利润差如此庞大的平台,才会在舆论上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 这些年我们常谈“知识付费”,也就是认可了知识的价值,在所有商业化运营的平台上,诸如长短视频平台,至少所有创作者都有获得回报的机会,而在知网这里,可是用几百块便将知识垄断了。 知网凭借着自身强大的背景,收割了一大波的独家资源,但是却没有给到创作者相应的利益,从这一点来看,知网并没有尊重版权创作者。 既不尊重创作版权,却又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将这些作品收入囊中,让学术在一次次的查重、下载中染上了“铜臭味”,知网到底凭何垄断“知识”,成了不少人,特别是学子们的疑问。 今年两会期间,有委员针对知网是否涉及垄断一事提问,随后,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司回应,称正在核实研究。 官方虽然没有对“知网是否垄断”一事正式进行定调,但相信不少网友心中都有了答案,问题是为何知网仍是“屡劝不改”?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知网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经营方式,长期的使用习惯难以在短期内被打破,比如为了打破知网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社科院在2016年也曾牵头推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这个平台,可惜收效甚微。 另外,论文期刊搜索平台跟百度、搜狗这些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搜索平台不同,不能仅仅以市场化的行为来打动用户,用户的选择其实是被动的,只要政策不改,用户的行为就难以跟着改变。 但是,知网的初心,是为了方便学生们进行资源检索,成立20多年后,知网却成了割学术韭菜的那把镰刀,有人认为是政策的特殊性让知网迷了路,螺旋君认为,政策本无对错,唯有知网自己才能选择要做一个怎样的平台,但现在看来,知网似乎只想做个“商人”,远离了自己学术的初心。 相关文章有被治愈到!最近刷到一个话题是,有哪些时刻美好到你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体验一下”? 在那么多热门有趣的话题中,它可能不是最吸睛的一个,却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因为那些美好的治愈的新发现的时刻,不正是我们眷恋、珍视这个世界的理由?那其间,涌动着我们深深的暖暖的爱吖! 🐶👶🏻🐱 01 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体验一下 “棉 […] 寒潮袭来!这件“保暖神器”你准备好了吗?马上就要立冬了 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断崖式降温❄️ 这时候就需要“保暖神器” 闪亮登场了 它就是——秋裤 你身上的秋裤产自哪个城市? 哪座城的冬天基本可以拒绝秋裤? 今天, 央视新闻 《“青”爱的城》 就带你认识几座 各有“裤”范儿的城市↓ 在冷空气轮番影响全国各地的时候 位于山东泰安的姚家坡村 变得格外忙碌 裁剪声和缝纫声 […] 今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修订后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自11月1日起施行,增加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分级,提出城市居民生活一级用水量和二级用水量的指标上限值。 11月1日零时起,出入境人员免于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但有发热、咳嗽等传染病症状,或已经诊断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出入境人员须主动向海关进行健康申报,并配合海关做好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卫生检疫工作。 《非银行金融机构行 […] 永久关闭!彻底凉凉!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清朗·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网信部门指导督促网站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清理整治,强化违规问题查处曝光,推动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截至目前,微博、抖音、腾讯、小红书、快手、百度、网易、京东、淘宝、闲鱼等重点平台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万余个,清理相关信息7.4万余条,下架违规商品1.5万件,发布治理公告20期。部分典型处置案例如 […] 联名茅台,瑞幸偷师喜茶?9月4日,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酱香拿铁”正式开卖,单杯定价38元,券后售价为19元一杯,刚一上市,就刷爆了朋友圈。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这个周一,许多年轻人全款拿下他们的“第一杯茅台”。 酱香白酒带来的新鲜口感,让有着“早C晚A”习惯的打工人们趋之若鹜。不论是口味,还是“喝了能不能开车”,“到底加没加白酒”,人们对于这一款强强联手的饮品充满了好奇 […] 这么高调的黑客,网警还是头一次见(上图为黑客网上发布的小广告) 2023年8月,四川遂宁船山公安成功打掉一个本地网络“黑客”犯罪团伙,侦破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系列案件。 1 工作室网发“服务广告” 警方发现端倪 2023年7月中旬,遂宁船山公安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现,有用户发布了上述狂妄的“服务广告”。 网安民警敏锐地意识到,信息背后很可能隐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