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界杯期间,记者曾问郎平:
“这次的目标是什么?”
郎平淡淡回了6个字:
“升国旗,奏国歌。”
昨天下午,中国女排3:0战胜塞尔维亚女排。
10连胜的女排姑娘们,提前一轮赢得世界杯冠军。这个大赛多数是压倒性胜利,最近人们都在说一句话:中国女排,你真狠。
狠,是因为从1981年开始,中国女排在世界三大赛事已经拿了10个冠军。在1981-1986年,蝉联了五连冠!
狠,是因为这40年来,她们更新换代新老交替,实力却依旧强大。
从本届世界杯第一场比赛开始,每场赢得看似很容易。
人们喜欢说:“意料之中”、“全场碾压”、“看都不用看”……
但其实,你们都误会中国女排了!
每场比赛也杀机四伏、暗藏汹涌。比如和头号劲敌巴西队、荷兰队的战况几度陷入胶着。好在姑娘们及时调整策略,抓住机会,打出了自己的节奏。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专业的排球爱好者。可每次看女排比赛,内心总是充满感动。每一次成功扣球和拦网后,我都会不禁感叹:“真的太牛了,真的太神了。”
也看到过女排比赛的现场收音视频,见识了球场上杀伐果决的姑娘们也有接地气的一面。
比如丁霞在每次发球时脱口而出的“我走你”,比如朱婷在拦网成功后,身经百战的她还是忍不住说了句:“真疼啊。”
每一轮得分、每一次发球、每一个拦网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她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1981年,世界杯日本站。中国女排7战全胜,最终赢得冠军,拉开了女排精神的序章。
2008年,全民回忆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季军。虽不敌如日中天的巴西,却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2016年,里约奥运会。新一代女排姑娘逆境求生,最终走上冠军之巅。触底反弹的震撼和感动,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殊不知,在这三个时间点之间,藏着两个不为人知的中间地带。
1990-2000年。古巴女排开启八连冠王朝,中国女排进入下滑期。
2009-2012年。核心队员纷纷因伤病退役,中国女排进入青黄不接的尴尬期。彼时的中国女排,士气低落。
她不再是二十几岁时英姿飒爽的模样,有着使不完的气力。没有人知道她能坚持多久,没有人知道她将作何打算。
可在2013年郎平执教之前,朱婷也曾有过一段被否定、被轻视的经历。
不过,身高优势让她被老师推荐进了体校。日复一日地训练,她不垫底,也不出众。被皮划艇和篮球队拒收过,自然而然地接触了排球。
她就是外人眼中那个“不被看好的人”。胆小怯懦、平常无奇,天资尚未被发掘。
直到2013年郎平发现了她,认为她的四肢协调能力很好。她加入中国女排,成了头号进攻手。这样的安排很惊喜,又仿佛顺理成章。
2015年,我们在亚锦赛战胜韩国,怒夺冠军,重回亚洲之巅。
真正让中国女排重新回到人群视野的,是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那是一个见证「重生」的过程。一开始是低迷,小组赛接连失利,让人们备受煎熬、失去信心。
中国女排对战巴西。对方是两届奥运连冠获得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哪怕时隔三年,回忆起那场戮战,内心依旧无比忐忑。
当天的巴西队凭借主场优势,赛场99%的巴西观众前来喝彩。仿佛结局早已暗中敲定,“巴西女排绝对会赢”。
“咬一口是一口,反正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中国这一关。不能让她们随便欺负我们,每个人上去都是我放出去的老虎。”
“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从不孤单,他们越嘘我,我越要发好,抛好球,狠狠地打!”
五局比赛,首局战败后迅速调整策略,及时变阵。每一场比分都是纤毫之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终,中国女排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积蓄已久的实力逆风翻盘,打了所有轻慢者的脸。
战胜巴西后,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直到最后一役,中国女排逆战塞尔维亚,最终以3-1的成绩赢得奥运冠军。
那个最初不被看好的女孩,职业生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连续三年蝉联World of Volley最佳女排运动员……
“郎平的1980年代,训练要求从严、从难、大运动量。她可以不吃不喝,持续练7个小时的扣球。出国比赛坐国际航班,只要坐飞机时间长点儿,教练就会让她去机舱后面练深蹲。”
而如今的中国女排,在郎平的执教下更遵循“科学的训练方式”。
训练虽然科学严谨,可汗水和泪水从未停止。女排姑娘们的训练是一场持久战,风雨无阻,日复一日。
无论是郎平还是朱婷,她们虽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着殊途同归的命运。
更别提很多场次是3:0式的压倒性胜利。在人们眼里,或许“看也不用看,就知道会全场碾压吧”。
或许是一次艰难的起跳,只为一个完美扣球。又或是翻跟头去接一个高难度的球,分秒之间,身体已经翻滚了半个赛场。
可说不定郎平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躲在房间里研究对手视频。而姑娘们也还是和往常一样,复盘每一个失分点,调整作战策略,分秒必争地训练。随时准备面对收官之战。
查看比赛日程,就知道每场战役的安排相当紧张。上午训练,下午比赛,晚上复盘。更不用说伤病缠身的无力感。
一直关注比赛,看了无数次精彩的扣球和拦网,却还是被这段描述大战荷兰女排的场景而深深感动着:
“荷兰自由人将球垫到了中国队后排死角,朱婷奋力将球救起后,自己翻滚到了替补席附近。
一个人的拼劲会鼓励到所有人,每个人的每一次竭尽全力,汇集成了整支球队的强大力量。”
那一刻,我想起了多年前在女排比分落后,队员状态低迷时。喧嚣的赛场上,朱婷大喊了一声:“拿回来!”
我想起了从未因“不行”或“打不过”流泪的朱婷,在里约奥运的中巴之战前夜收到了郎平的消息:“我的学生遍布全球,你是我最骄傲的一个。大战当前,我相信你,你更要相信自己。”
这句话触动了朱婷的软肋,让一直处于高压和紧绷状态的她哭了很久。
我也想起了去年比赛发挥不完美的袁心玥,再被人中伤“兰陵王”(拦零网)之后的一年,反思自己,默默努力着。
而她也终于在今年凭借出色的发挥和得分,重新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和韧性。
因为知道她们的不容易,才真正理解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的精神不是赢,而是有时知道不会赢,却还要竭尽全力,在所不惜。”
就像我们,初出茅庐时也曾不被看好。外界的质疑、能力的欠缺、平凡的出身、不明就里的批判……更多时候,我们不是必须赢,我们只是不想输。
我们的敏感和脆弱从不示人,真正敢泪流满面的,恰恰是胜利的时刻。
就像三年前排除万难,带领中国女排一举夺魁的郎平。她在采访的最后,终于忍不住哽咽落泪的样子。“作为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
“1981年,郎平和队友赢得金牌。多年后,她带着新一代女排姑娘卫冕冠军。从郎平到朱婷,从孙晋芳到丁霞,从张蓉芳到张常宁,从周晓兰到袁心玥。女排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她们步履不停,目光坚定。”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作者: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