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喝够8杯水,你做到了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1.7升之间,约是7-8杯水,但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做不到。
2022年3月2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降低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并减缓心脏功能的下降。研究者表示,许多人喝水远远不够,建议女性每天喝1.5-2.1升水,男性每天喝2-3升水。①
研究发现,我们血液中的“血清钠”如果高于“142 毫摩尔每升”,是左心室肥厚和心衰的危险因素。
研究纳入11814名年龄在45-66岁的中年人,血清钠在正常范围内,无糖尿病、肥胖症或心衰。随访25年,有1366人(11.6%)出现心衰。分析发现,血清钠超过143毫摩尔每升的人发生心衰的风险增加39%。在正常范围135~146 mmol内,血清钠每增加1 mmol,心衰风险增加5%。①
研究人员解释,我们每天喝水,血液中的“血清钠”就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则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清钠”,更有利于心脏健康。
1. 缓解便秘
临床中大部分的便秘患者大多都存在喝水量不足的情况。这是因为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使大便变得难以排出。
要排便通畅,就要使肠腔内有充足能使大便软化的水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医生高宪平200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②
此外,便秘平时就要多喝水,平时在喝水的时候尽量选择是温开水白开水,不要用饮料或者是咖啡来代替日常所喝的水分,这样对排便更利。
2. 预防结石
很多尿路结石的发生都和饮水不足有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科张亚强主任医师2015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多喝水能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以及促使尿石排出。③
3. 缓解痛风
喝水对痛风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柳鹏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痛风患者饮水,一般每天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伴肾结石患者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宜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果汁或淡茶水。④
4. 缓解感冒
你感冒发烧时,医生总会刻意地嘱咐一句“多喝水”,这可不是敷衍的话,而是喝水确实能缓解感冒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马皎洁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多喝水确实对感冒有一定缓解作用。感冒病人多有发热、出汗症状,或因服解表药而出汗,都会导致体液流失,喝水可使体内水分及时得到补充,避免虚脱。多喝水还能缓解感冒期间常感觉喉咙干渴不适,而且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另外多喝水还能促使出汗和排尿,加速体内细菌和病毒快速排出。⑤
5. 想要减肥
有很多研究发现,饭前喝水有助于减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王晶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这和我们常说的“饭前喝汤”有些相似。餐前喝点水首先可通过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其次,对食物的渴望也会改变,因为有足够的水,身体会比较喜欢蛋白质,而不是令人发胖的碳水化合物。⑥
1.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不能靠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2019年在学术会议上解释,当我们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丢失已有1%~2%,从水合状态来说这个时候人体已缺水。实际上,口渴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当达到2%~4%时,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尿少、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此外,如果感觉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现象时,就可能已是中度脱水状态。⑦
2. 喝水35℃~40℃最适宜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成杰辉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最为适宜,因为这与人体内的温度相接近,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⑧
3. 小口慢喝,别大口猛灌
很多人咕咚咕咚一次喝个饱,这种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建议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饮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时没事时也随手喝一点,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喝点水。
4. 千万别用饮料代替喝水
很多人喝白开水总觉得“没有味道”,喜欢喝饮料,用喝饮料代替喝水。但过量喝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进而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还不利于牙齿健康。事实上,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