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春雨医生“70后”创始人张锐10月6日凌晨因心梗去世,享年42岁。去年10月份,张锐接受《创业帮》杂志采访 ,曾表示他很焦虑,吃不好,睡不好,睡前总担心资金链断。精神上的压力使得他两鬓全白了,从医多年的父亲曾告诫他,这是植物神经紊乱。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夺走张锐生命的元凶“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过去,一提心肌梗死,大家都认为是“老年病”。而近几年,心肌梗塞正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专家表示,与老年人心梗相比,年轻人发病更具特色,且更易致命。

  什么样的年轻人是心梗的高发人群?心梗发生后如何救治?年轻人该如何预防心梗?听专家告诉你。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霍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王雷

心梗盯上了年轻人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1

男性比女性多


  虽然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有一定差异,但青年心梗患者中男性大致占80%。这主要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

  青年男性往往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这可能也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后,雌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需提高警惕。

2

危险生活因素多


  老人生活相对规律,退休后大多没有工作压力,他们的心梗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运动不足等有关。而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易诱发心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连续几天睡眠严重不足的心梗患者。另外,大量吸烟酗酒也是青年人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3

先兆表现常被忽视


  老人往往更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多考虑是疾病引起的,会到医院就诊。

  有慢性病的老人,定期复查时也有机会发现疾病征兆,及时处理。但青年人多认为自己的身体好,有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即使出现胸痛、胸闷等表现,也常被忽视。

  青年人应保持好的心态,既不能太敏感,有点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大病,引起焦虑;也不能轻易放过,错过最佳诊治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

  • 了解和心梗等疾病有关的知识,出现典型心梗症状时不要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

  • 心梗高危人群可咨询医生后,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

  • 重视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必要时遵医嘱服药治疗。

4

猝死率较高


  青年人身体的脏器功能较好,按照一般生理规律,他们的心梗发病率应该比老人低。但由于患者甚至一部分医生的重视不够,没有早期发现和预防,很多青年心梗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相当严重。这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没有“适应”心肌缺血的过程。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

  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了这种情况。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二是运动时易发生心梗。现在很多青年人喜爱体育锻炼,尤其是跑马拉松、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这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青年人发生心梗,不仅严重损害健康,还会影响家庭幸福,因此,更要做好预防。尤其是秋冬季天气寒冷,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循环功能,肉和油脂的摄入也会增加,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

  建议青年人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不要透支体力,也不要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心态,能很大程度上预防心梗。

心梗救治要闯五道关

  “心梗”一旦发作,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会突然停止。若不及时抢救,往往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裂。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临床研究证明,再灌注治疗早期开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从发病开始,理想的时间是120分钟内。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分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的再灌注治疗都存在着不同的延误。霍勇介绍,目前我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约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霍勇强调,心梗救治,概括来说需要闯五道关。

第一关
发现不典型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剧烈疼痛,有濒死、压迫感,还有人会伴有出冷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

  另外,心梗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后背疼、胃疼、牙疼、嗓子疼、意识丧失等,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马上送医院,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关
第一时间联系谁

  相关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不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另有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约1/4的患者通过呼叫急救车到达医院。

  美国调查发现,使用急救系统的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可缩短31分钟,做心电图缩短了3分钟,接受冠脉治疗缩短了13分钟

  而患者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 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很可能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而打急救电话后,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

  • 很多人不了解医院情况,第一时间赶去的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延误救治。马上拨打120的意义在于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赢得救命时间。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第三关
保持气道畅通

  通知急救人员后,若患者之前没有心脏病史或不清楚具体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他服药。应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受刺激。同时尽可能保持通风,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如果出现,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造成大脑细胞死亡。

第四关
信任并配合医生

  病人一旦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临床上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有的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还有些家庭,要把各种亲属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浪费。

  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病人及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进行手术。

第五关
术后必须遵医嘱

  发生心梗后,患者再次发病的概率是之前的3~4倍。

  • 因此,患者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和科学的运动锻炼。

  • 其次,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就能发现相关病变,降低复发风险。

  • 最后,患者还要遵医嘱辅以恰当的药物治疗,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心率、血脂、血糖及血压,预防心绞痛等。

  此外,霍勇表示,心梗救助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更多支持,建立更有效的急救体系,将心梗的医疗资源配置放在国家急救体系更重要的位置,医院也应更加规范救治流程。媒体应加强心梗宣传,让“有胸痛上医院,拨打120;救心梗通血管,相信医生”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还需注意,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90%的心梗可以预防。霍勇说,目前看来,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糖代谢异常、肥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都会提高心梗风险。上述人群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1 评论

1+8=

  1. 我的电脑

    公众号需要快速暴力涨粉,关注公众号【微营销plus】回复“涨粉”免费获取涨粉秘诀,0成本![可爱]3168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