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宽容日 | 原谅色的力量





作为一名咨询师,通常情况下在咨询结束时我会邀请来访者对于咨询给他带来了什么进行一些回应,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对自己这段旅程进行总结的机会。


有的人会说自己收获了怎样的启发、对哪些部分有了更深的洞察,或者实际生活中状态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上这些回应呢好像都更贴近一句话:“诶~咨询这玩意儿还真有点儿用呢”。


作为咨询师听到上面的话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感到彼此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回答,在众多回答中有一种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们眉头一皱,低头又抬头,眼神看向其他方向(好像不敢跟我对视),叹一口气:“嗯….咨询的收获,我觉得我好像更能原谅自己了,哎,就是,不会似从前般的指责或者逼自己了吧……..”


当他们似乎带着一丝丝的犹豫跟不确定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出现一个声音:“原谅自己,嗯,原谅自己是一种成长跟收获吗?原谅自己说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可能“原谅自己”也好,“放过自己”也罢,都在谈论一件事情那就是“自我指责”VS“自我接纳”的经典对决。


我们会观察到有一些小伙伴在遭遇一些不如意时会很容易引发自我指责比如:


作业完成不够好—“我不够努力跟有天赋”

Presentation表现失误—“我很不会表达跟展示”

比赛或者成绩不如他人—“也许我真的很差,比别人差很多”

 

而这一些谴责跟嫌弃的声音在对自己进行物理攻击的同时顺便还有魔法加成那就是将你拉入沮丧、低落、焦虑、最后陷入无能为力的情绪牢笼。


甚至我发现有些小可爱即使自己表现的已经不错,但却总是能再精准的找到一些点对自己习惯性的进行自我攻击。


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会将更多的家庭、社会性质的规范纳入进理想自我的构建中,更容易引发自我攻击也有可能是家庭或者社会带来的影响,来看看下面这些话有没有听到过:


“不要放松警惕,你还可以更好!”—(制造警报,投射期待跟更高标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你得紧张起来”(本人就一度被小学初中老师嫌弃每天都过的太快乐了—我不理解,快乐是原罪?)

“退步了?上次还第八呢这次怎么就出了前十了。快点找找问题出在哪”(引发焦虑跟不安,退步是不被允许的)


又或者

“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作文拿了一等奖,你要跟人家学习啊,看看人家是怎么学习之余还拿奖的”(我好像比他人差很多,我不如他)

“还有15天就要考试了,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自己都这么不上心的,动起来行不行”(我还不够焦虑,我要更焦虑才行)

“不要虎头蛇尾,必须一股劲儿从头使到尾才行”(不能停下来,必须一直往前跑,一旦停下来可能有坏事发生)


似乎,“我还未达到某一种标准跟要求”、“跟他人相比我还差很多”以及“我必须看上去很为自己担心”是问题优先序列里第一位需要我们去了解跟解决的。


相比起这些,牺牲我们的情绪跟感受制造亿点点焦虑跟自卑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甚至那些话语更激烈一些让我们更疼点些才会更努力然后达到最终目标。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可以一直这样吗?”这种试图“用痛发电”,对自我进行攻击顺便引发焦虑来制造动力的模式似乎是经常被使用。


的确,比起理解、接纳、滋养跟支持,这样的方法好像更简单,还有一定的效果(焦虑大法好啊)……


但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模式后那些挑剔、嫌弃的声音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不断的制造着高强度的情绪情感体验,最后将会超出我们的情绪耐受窗的最大承受范围。


这时,我们的身体就会站出来捍卫最后的生存,于是:逃跑、木僵、反抗、拖延等一系列的属于我们生命自我保护的骚操作开始露出头角。


而这些表现其实正是我们的压力反应系统在工作,当我们的身体发现再继续应对那些可能引发压力的事情(学业、生活、家庭、亲密关系….)会使自己受伤更多时,大脑可能会产生“危险危险危险”的信号,身体也就会不再做出积极的回应,而是想办法逃离危险。


我们也会距离自己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这可能就是焦虑策略在一部分伙伴身上的最终宿命。


那么除却这种“用痛发电”的方式来实现目标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让我们衍生出更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成长的力量呢?有的,那就是发挥“自我接纳”的能力。


自我接纳


有些小伙伴会问,自我接纳是什么?是所谓的躺平么?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况且,躺平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是对个体关于自我概念的积极评价,它对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G.W.Allport将自我接纳概念扩展为个体评估自身的目标并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这个能力描述的是我们如何将自身的出厂设置、装备、能力素质等与他人进行比较,怎样听取他者对自我的意见,又如何把这些信息作为对自己不断发展跟修正的参考。


自我接纳不是放弃、妥协或者是不需要进步,也不是持续的自我鼓励跟提要求,而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过程。


它可以促使我们能够灵活、多角度的看待自我以及相关特征的变化还有生活中遭遇的自我相关事件,从而为更有弹性的调整自我认知或行为目标做贡献。


所以自我接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发展的重要的心理调适能力。


如果在过往我们并没有发展出更好的自我接纳能力那么尝试从现在开始对自己进行更多的自我关怀,在焦虑情绪淹没大脑,警报响起时让自己的身体感到现在是安全的或许可以帮助到你。


 如何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


大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向去行动:


1.以友爱的方式理解我们自己,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在感到糟糕时给自己一个拥抱/将内心批评者的话语以亲切、友好、积极的方式重新编排,去扩展内心抚慰者这个角色的力量。


2.认识到共同人性,理解无力感与失望感人人都会有,我们并不是以个体的身份单独承受着这些事情。


尝试想想你经常批判的某个特质是经过选择的吗?哪些原因和条件导致你拥有这种特质?如果是外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拥有这些特质,那么把此特质理解为你自己内在的反应是否还依然准确?


3.静观,对此刻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和非批判性的接纳,看待事物不增不减。


进行日常生活中的静观,每天选择一项你将秉持静观的活动。


比如从宿舍到实验室的途中,试着不要想到达实验室后要做什么,只关注脚接触路面的时候是什么感觉?随着双脚的交替你能注意到感觉上的变化吗?如果你迷失于想法和情绪之中,只要稍微留意下再次把觉察带回到行走体验就好了。


最后,我又想起另一位来访者在咨询的最后提到咨询带给他什么时的回答:“嗯,我感觉咨询好像给到了我一点点被撑住的感觉,就是不会完全倒下,也不用再硬着头皮死磕,好像时间可以在这停一会儿,我也可以在这踏步一会儿,这个感觉让我每次走出去时都觉得轻松”。


可能,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那么一些些被撑住的时刻,可以放下苛刻要求或者鼓励而只是停留在那个时刻里。或许,什么都不做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友善,而这种原谅与接纳的力量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及推荐书籍:

《自我关怀的力量》

—-【美】克里斯廷·内夫(Kristin Netf)


end

微信公众号

南科大心理成长中心

地址

学生宿舍11栋203-207

文案|王坤

排版|杨欢

校对|杨欢

图片|网络

封面|网络

审核|王坤



编辑此篇图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