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第62页

微信健康养生保健知识精选

今年的诺贝尔奖告诉你:熬夜到底有多可怕!

3
        日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公布。奖项被授予3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机制方面的成就。评审委员会在声明中说:“(他们的)发现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通过调节生物节律,与地球旋转实现同步。”         生物钟这个词是不是很熟?自己竟也能看...
赞 (12)阅读(7263)评论(1)

“胖不起来”和“瘦不下去”之间,只差这份中医调理清单

9
在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极端”的人, 一种是“怎么吃都不胖”的瘦子, 另一种是“喝凉水都长肉”的胖子。 在这个追求骨感美的时代,前者总是招来很多人的羡慕,而后者总是陷入越减越胖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这两种体质的人身体里藏着不少健康隐患,而“吃不胖”、“瘦不了”只是外在的表象。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体重的分级方法。按照2003年原卫生部颁布的《...
赞 (1)阅读(7033)评论(1)

人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坐车才不会晕?答案都在这里

4
很多时候,破坏你外出游玩好心情的,不是人山人海的景区,而是晕车! 晕车、晕船、晕机造成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晕动病”。 一般认为,晕动病与人体内耳平衡器官——前庭有关。 前庭器官过分敏感或发育不全,会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就会导致晕动病。 容易晕车,主要是因为平衡功能差 前庭位于内耳,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 当人乘坐的...
赞 (7)阅读(7204)评论(1)

人猝死前身体发出的两个救命信号,几十秒决定生死!

13
每年都有很多人 因为心脏的问题猝然离世 其实心脏告急之前 一般会给我们发出“警报” 此时距离正式发病 通常还有几十秒到一分钟的宝贵时间 中年女子发言时猝然倒下 一名中年女士在室内发言时, 突发心脏问题倒下…… 其实,心脏给她发了两次救命信号, 她却忽略了! 看了视频,心好痛…… ▼ ▲女子室内发言时突发心脏问题倒下 两次警报   视频1分15秒,片中女士不断...
赞 (13)阅读(7680)评论(1)

一个科学的性格测试:你是长寿性格还是癌症性格

3
  生活中有些人脾气急,点火就着;有些人宁愿做“老好人”,把所有烦恼自己扛;还有人顺其自然,活得通透……性格不仅决定命运,还能决定你生什么病。 受访专家 卫生计生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心血管病专家 洪昭光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 西英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孙宁玲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沈政 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 张学新 最长寿的...
赞 (8)阅读(5957)评论(1)

缺觉一周,700多种基因改变!23点以后才睡的人危险了…

5
工作忙、应酬多,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越来越多人用透支睡眠的方式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不知不觉间欠下一大笔“睡眠债”。 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少睡几个小时没什么大事儿。 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即使一晚睡眠不足,也会对人产生严重危害。 专家为您揭秘长期“缺觉...
赞 (3)阅读(6317)评论(1)

@上厕所喜欢玩手机的人:你的7个器官正慢慢受损

6
有人说,上厕所千万别带手机,因为手机会掉进坑里……其实,不能带手机是有正经原因的。 如厕玩手机,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常常是蹲到腿麻站不起来……你也许从没想过,这个行为正在让你从头到脚都“受伤”。 下面就请各科专家告诉你,如厕时如何不被手机伤害!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胡懿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主任医师 龚连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赞 (10)阅读(7129)评论(1)

恭喜你长得很“长寿”!美国媒体总结7大长寿特征

8
  人人都想健康长寿,但生闷气、缺乏运动、暴饮暴食等恶习,正在一点点蚕食你体内的“长寿基因”。   其实,长寿并非无章可循,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指出:有7种特征的人更容易寿命长。   我们采访国内权威专家,告诉你保持长寿的最科学做法。 受访专家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 苏浩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教授 蔺新英 南方医科大...
赞 (6)阅读(6626)评论(1)

姑娘从腹痛到癌症恶化仅4个月!医生:她太不注意自己身体

7
“ “年仅32岁 却是晚期肿瘤,回天乏术 病情在12小时内急剧加重 就像一朵鲜花逐渐凋零” ” 9月9日 浙医二院肿瘤科主治医生王达 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让人唏嘘不已         近日,记者联系上了王达医生。他表示,其实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比如腹痛、大便隐血,若不加以重视,最...
赞 (4)阅读(6185)评论(1)

什么运动最减肥?一张“热量消耗表”告诉你真相

5
有人说,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瘦了以后的人生会像开了挂一样美好。 然而,减肥却是个技术活,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瘦身魔法”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解答减肥疑惑,想要瘦成一道闪电的你,千万别错过。 受访专家 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全民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子龙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 陆一帆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
赞 (3)阅读(8326)评论(1)

200多种疾病与情绪有关!推荐一份实用“情绪管理”指南

13
人很容易被猝不及防的负面情绪所困扰,甚至湮没。 与家人出现矛盾、突然被领导批评、朋友的不理解……情绪的变化,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据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病已达到200多种,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 近七成都市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可因此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类疾病,甚至诱发多种器质性病变。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教你走出情绪陷阱...
赞 (2)阅读(6613)评论(1)

刷牙时,牙膏到底要不要沾水?很多人都做错了…

7
一、刷牙要不要沾水 有人说 把牙刷沾湿,再挤上牙膏 一刷牙,马上满嘴的泡沫 会让自己误认为刷牙很久了 其实,刷牙是否沾水 你自己高兴就好 或者说,沾水后泡沫更丰富 更有助于清洁牙齿 但个别脱敏和美白牙膏的成分 遇水后会快速分解,不宜沾水 二、刷牙、沾水、漱口哪个先? 有人问 刷牙、沾水、漱口哪个先? 这个,你们开心就好… 能按时准时保质保量地刷牙 已经谢天谢...
赞 (2)阅读(5686)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