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被检出了「甲状腺结节」。 一看到「结节」「肿大」,很多人就会有点慌了:这是个啥?严不严重?会不会恶化?该怎么办…… 其实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搞清楚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下面就仔细和大家讲讲,「甲状腺结节」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在脖子中间 平时摸不到,也不起眼 却是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维持体温、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 这些保...
1随着天气变暖,疫情进入常态化,大家的户外运动也逐渐增多。 但是很多人开始纠结:户外运动时到底要不要戴口罩?不戴口罩担心会有感染风险,戴了口罩又特别憋闷。 那户外运动时到底要不要戴口罩?戴着口罩运动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实验告诉你:戴口罩运动到底有多危险! 5月7日,央视CCTV-4《今日亚洲》节目中,播放了韩国延世大学进行的一项真人实验,实验发现佩戴高性能口...
5“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金句”又刷屏了。 分餐制,简单说就是大家的筷子尽量不要混一起。 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不少专家都在在疾呼,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 不用公筷,到底有多不卫生呢? 最近,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11位专家,就为此专门去餐厅做了一个实验! 用不用公筷,到底差在哪...
![]()
![]()
3不知何时,红酒进入中国后却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养生圣品”。这些“红酒养生”的说法也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但其实这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骗局! 红酒养生,其实是一场100%的营销骗局! “红酒养生”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这还要从红酒风靡全球的起源说起。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美国人深受冠心病困扰,认为只有远离烟草、酒精以及高脂、高热量食物才可防控冠心病。一度...
7「脑子是个好东西」,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要让脑子变得更聪明并不容易,辛辛苦苦学习个一年半载,可能都多考不了几分。 不过「伤脑」倒是很简单,在中国,有 3.5 亿人可能每天都在做: 拿出打火机,点根烟,吸一口,就可以了。 庄时利和 丁香医生作者 盛诺一家高级医学顾问 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硕士 抽烟不是可以提神吗? 抽烟的读者或许会不服: 「我脑袋一片浆糊、工作学...
15衰老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过程,但是衰老也有迹可循。 日前,英国一项调查发现,多数人从40多岁就明显感觉健康在走下坡路,这项调查研究涉及2000多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37~40岁身体开始出现健康问题。通常,人们44岁左右感觉到背痛,46岁嗅觉变得迟钝,47岁左右膝盖出现异常、脚踝力量变弱,49岁左右听力下降并出现关节疼痛。而视力最早在20多岁就开始恶化。① 一、...
8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人们都如何被传染都不知道。而芬兰科学家们最近就通过科学技术把病毒“可视化”了,用电脑3D建模,让人们看到了咳嗽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芬兰阿尔托(Aalto)大学、芬兰气象研究所(FMI)、国有技术和创新中心VTT和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病毒传播的模拟实验,实验显示,如果有新冠肺炎患者在超市内咳嗽,那么病毒瞬间就能沿着过道扩散开来。...
12 日常使用口罩,一直戴着没有什么感觉。 然而,当你把使用过的口罩在显微镜下放大之后,你会发现:使用过的口罩的绒布面上充满了黄色的杂质和毛丝。 图片来源:抖一抖佛山 再接着放大,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纤维,正是这样的纤维为我们阻挡了细菌、病毒、空气中的颗粒物。 而使用过的口罩的纤维上明显附着着黄色的颗粒物质。 图片来源:抖一抖佛山 再接着放大到1...
14熬夜、喝酒,现在人的肝是越来越不好了。 可肝偏偏是个「任劳任怨」的器官,即使出现了些小毛病,也不会让我们感觉到疼痛。 等发展成肝癌再发现,可能就已经晚了…… 可是除了生活习惯,还有一种病毒,也可能会导致肝癌。它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一点也不少见…… 今天是 3 月 18 日——全国爱肝日。 我们虽没有办法根治乙肝病毒,但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预防——乙肝疫苗,就是...
1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进地铁、超市、小区,人们都会被测体温,许多人发现测量结果多为36℃多,很少会就在37℃。 &n...
31居家不出门, 人们有好多有关“吃饭”问题。 运动少,仍然一天三顿饭, 体重疯长,胃肠也不舒服。 能不能少吃一顿? 会不会缺乏营养、影响健康呢? 在此小编给大家科普下 少吃一顿饭,行吗 &nbs...
13疫情当前 为了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我们出行都必须 戴!好!口!罩! 然而 一段时间来,气温节节攀升  ...
最新评论
哈哈
太短了
666
好
揉一揉
真的是六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