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第13页

微信健康养生保健知识精选

丁香医生:中年发福的原因,竟然不是代谢下降!

8
岁月是把刀,刀刀催人老。 很多 上了年纪 过了 25 岁的朋友会发现,随着年纪增长,脑子开始忘密码、耳朵听不清说话、腰酸背痛脖子僵…… 镜子里的自己也逐渐横向发展:脸越来越宽(发腮)、肚子越来越鼓(啤酒肚),秤上的数字跑赢了工资涨幅 _(:з」∠)_ 残酷的「中年发福」开始了。 为啥年纪一大,就开始长胖呢?真的是身体代谢开始走下坡路了吗?...
赞 (0)阅读(1574)评论(0)

死亡率远超新冠,又一种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病毒卷土重来!

7
新冠病毒还未消停,又一种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病毒卷土重来! 8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西非国家几内亚再次出现“马尔堡出血热”死亡病例。 根据世卫组织的通报信息显示,目前已经确定了大约150名接触者,其中有4人被确定为高风险密切接触者。 致命的马尔堡病毒,卷土重来! 马尔堡病毒,是以西德城市马尔堡而命名,又称绿猴病病毒等,...
赞 (0)阅读(1429)评论(0)

重大利好!费用预计为国外的5%!不开颅治疗脑肿瘤!癌症患者的“生命之光”→

21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几百万恶性肿瘤患者中大约有30%会发生脑转移。庞大的患者数量,使得“脑转移瘤”成为各类恶性脑肿瘤中最高发、最致命的类型之一。以往一旦发现癌症脑转移,不管原发癌症是什么种类,临床上基本判定患者已经进入临床终末期。目前,我国的医疗团队正在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 “激光消融术”克敌“脑转移瘤”,生命的希望就在眼前 48岁的李妍在三个月前,刚刚...
赞 (0)阅读(1597)评论(0)

健康时报:过敏性鼻炎,竟会让人变傻?!

2
你有过敏性鼻炎吗?有没有发现你身边鼻炎的人越来越多了? 鼻痒、不停打喷嚏、流鼻涕、总是鼻塞……过敏性鼻炎可太烦人了,而且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处于明显上升趋势。 据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领衔完成并发布在《过敏、哮喘与免疫学研究》期刊上的《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估计,全球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10亿。在此前的6年间,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
赞 (0)阅读(1118)评论(0)

健康时报:胖子看过来!开灯睡觉胖10斤!多个研究发现,睡觉开灯让你变胖,还致癌!

4
你会因为怕黑开灯睡觉吗?你晚上睡觉会用小夜灯吗? 如果你长期喜欢开灯睡觉、或小夜灯睡觉,那当你还在为控制体重而努力迈开腿,管住嘴时,这个不经意的小习惯就可能毁掉你的努力。 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6年研究了4万人睡眠后发现: 开灯睡觉胖10斤! 201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对美国和波多黎各43722名女性进行了中位5.7年的随访,发现睡觉时开灯或开电...
赞 (0)阅读(2110)评论(0)

太吓人!用一次性纸杯喝热饮,15分钟就喝下了几万个塑料颗粒……

7
你经常用一次性纸杯喝咖啡或者喝热饮吗? 对很多人来说,早晨买一杯热牛奶配早晨,中午买一杯热咖啡来提神,下午再点一杯奶茶“续命”……一天当中不知不觉的就用了三次一次性纸杯。 但你不知道的是,每天这样使用纸杯喝热饮,可能让你一天之内喝下去几十万个“塑料颗粒”…… 用一次性纸杯喝热饮, 几万个塑料颗粒被喝进身体! 2020年11月,一项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
赞 (0)阅读(975)评论(0)

这些肝脏疾病,大多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图说肝脏受伤全过程

19
近年来,除病毒引起的肝炎外,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而这些肝脏疾病,大多都是由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一起看看,我们的肝脏是如何一步步受伤的↓↓↓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丁香医生、科普中国等
赞 (0)阅读(1691)评论(0)

健康时报:一口热水喝掉5000元!劝人“趁热吃”,可害了不少人!

11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趁热吃、趁热喝”,甚至和别人吃饭时也经常劝人“趁热吃”。从冒着热气的面条,到热乎的包子饺子,以及滚烫的茶饮……很多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字,感觉吃热的才养生。 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想到过热饮食对身体的伤害。 7月8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讲述了自己“喝下一口滚烫热水,最终花费5000元做手术”的经历。   这位网友讲述了他...
赞 (0)阅读(1243)评论(0)

邵逸夫医院:尿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

7
本文专家: 吴勤健,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  尿常规检查,大家都做过吧?这是体检中的必查项目。 拿到尿常规报告单时,看到有数字、有 “+”号,大多数人往往是一头雾水! 都说尿是肾脏的产物,尿常规有问题,是不是意味着肾不好呢?   其实没有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详解“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查些什么? 请看下面这张尿检报告单...
赞 (0)阅读(1456)评论(0)

健康时报:我是IT男,36岁,就在1个月前,差点死在了急诊科的门口!

4
指导专家: 陈延军,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孙   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我,IT男,36岁,就在1个月前,差点死在了急诊科的门口。我知道了死亡是种什么体验,那是一种恐怖、无助又悲伤的过程。 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还好,我被救活了!我把我的故事说出来,希望所有人不要再重复我的故事。 ——这是2021...
赞 (0)阅读(1920)评论(0)

因抽脂手术感染去世,年仅33岁!盲目“医美”,其实是在毁掉自己!

1
7月15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2021年5月2日,33岁的戴某某到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抽脂等医美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经绿城医院、浙二医院全力救治,最终于7月13日死亡。 据媒体此前的报道,2021年5月2日,戴某某独自到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进行了抽脂和脂肪填充的咨询,随后在医院做了各项身体检查及评估后,进行了三个手术项目:腰腹吸脂修复术、双上...
赞 (0)阅读(1048)评论(0)

健康时报 :你每天都在接触的不粘锅、食物打包盒可能含这类物质,进入人体,几乎无法被代谢排出!

2
有一类物质,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它,但每天都可能在和它接触。 它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被我们代谢排出,甚至还存在一定毒害作用。 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来自密歇根大学的Sung Kyun Park教授就分享了这一类生活常见的、对代谢有害的物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① 存在于不粘锅、食物打包盒中的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全氟和多氟烷基...
赞 (0)阅读(1197)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