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最近几年我国火龙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发展很快。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的一种,不仅味道不错,长得也很“漂亮”,吃着还很方便,只需切开后用勺子一挖,便可享受美味。 如此受欢迎的火龙果,如果每天都吃一个,对身体会有啥影响?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1 火龙果有什么营养价值? 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的植物,因为果皮长的有点像龙的鳞片,所以被称作“火龙果”,也叫红龙果、...
3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7月5日,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在社交媒体发布,妹妹李玟(英文名:CoCo)因抑郁症轻生去世。 “我们怀着极度哀伤的心情,告诉大家一个悲痛的消息:CoCo于数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郁症,经过长时间与病魔斗争,可惜近日病情急转直下,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院后一直昏迷,经医院团队努力抢救及治疗,最终于7月5日与世长辞。” 李玟原名李美林,1...
3最近真的太热了,只要一离开空调房,哪怕下楼接个快递、出门买个菜,再回到家就一身汗,浑身黏糊糊的。 出汗了要洗澡,清爽又舒服,这是大家的基本共识。那如果今天没有出汗,还要不要洗澡呢? 先说答案:即使没有明显出汗,我们建议夏天最好可以每天洗一次澡。 01 为什么不出汗也建议洗澡? 我们的皮肤表面几乎布满了汗腺,多达200万~400万个。以手掌和脚掌为例,每平方厘...
4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我本意是带娃娃去见世面,去认识大海,去放松开心,却让我这个妈妈永远生活在悔恨和自责之中……”6月26日,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她的悲痛经历:6月初,她带着五六岁的儿子程程(化名)去海口玩了一趟,只是去海边游了一次泳,竟感染了罕见的“阿米巴原虫”,最要命的是,这个病目前没有特效药,死亡极高。 王金磊 摄 6岁男孩海边游泳后...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近日,北方大范围地区开启炙烤模式,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中央气象台18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北方多地中暑患者增多,甚至出现死亡病例。 16日晚,一名患者因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被送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时,患...
5又到了吃荔枝的季节,正所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可是“吃货诗人”苏东坡写诗大力向世人安利过的季节限定美味。 荔枝实在太美味了,这让许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网上也有不少关于荔枝的传闻,“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过量食用荔枝后果很严重,甚至致死”……这让很多爱吃荔枝的人都慌了,是真的吗? 1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一旦发生,会导致人体...
2天气越来越热 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打开空调降温了 但正因如此,“空调病”也随之而来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长时间吹空调 导致呼吸系统出现了感染 病情危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 没想到用错空调竟然这么危险 为什么吹空调会住进ICU呢? 空调怎样使用能省电又健康呢? 吹空调不当,会住进ICU? 1. 空调的冷空气对我们呼吸系统是一个刺激,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很容易出...
3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不知不觉“二阳”来了,最近无论是办公室、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朋友圈,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二阳了。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出现鼻塞、咳嗽……开始以为是感冒,结果“二阳”了! 健康时报图 多位“二阳”患者现身说法! 北京“二阳”患者: “我症状出现得很早,在感冒咳嗽了十天左右,通过抗原检测才发现新冠阳了。当天最明显的症状是鼻塞严重,阳后的第一天鼻...
3你买过临期食品吗? 去超市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专柜在销售临期食品,价格比平时便宜得多,比如9.9元三瓶的大果粒酸奶,5毛钱的蛋糕派等等,很多人都会因价格便宜,忍不住买买买。 前段时间,还有餐饮商家把临期食品做成盲盒,广受年轻人的欢迎。 临期食品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吃?购买临期食品,真的没有问题吗? 今天邀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专家,来详细讲讲。 01 临期...
3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5月15日,歌手朴树发文报平安:“活过来好几天了,感恩关爱我的人,报个平安。”五一假期,在上海音乐节上,朴树的胃病引得大家担忧不已,在舞台上他说已经连吐了好几天,吃什么吐什么,只能吃流食。 朴树参加《Stage舞台》节目图片 生活中有不少人受到胃病的困扰,关于胃病和养胃方法,这些常识要知道! 为什么 节假日容易患肠胃病? 过节聚餐...
7最近几年,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水果,蓝莓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最近有热搜问每天吃一盒蓝莓会发生什么。有些网友说能缓解甲状腺问题、皮肤变白、视力变好。这些都是真的吗? 01 蓝莓有什么营养? 蓝莓,经常被人们称为“十大水果”之一,网上流传的“超级水果”名单中也有它一席之地。不过,蓝莓的营养到底如何呢? 说到蓝莓的营养,大家通常会提到两个词——花青素和维...
1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
最新评论
哈哈
太短了
666
好
揉一揉
真的是六六六